俄国杰出画家列维坦作品赏析
http://s8/middle/71336656gb134c88369c7&690
【名称】《索科尔尼克的秋日》
【作者】 列维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3366560100ussb.html
【年代】 1879年的秋天
【类别】画布油画
【风格】现实主义
【题材】风景
【规格】不详
【材质】 画布 油彩
【藏处】不详
名画《索科尔尼克的秋日》是列维坦的处女作。画面上重现了灰暗的金色秋日,这秋景如同当时俄罗斯的生活、如同列维坦本人的生活那样凄凉、惨淡,它从画面上发出一股微微的余温,牵动着每个观众的愁肠。一位身穿黑衣的年青女郎——正是那个陌生女子,踩着一堆堆落叶,走在索科尔尼克的小路上。她的歌声列维坦终生难忘:“我的歌声你听起来情意绵绵,却又使你痛苦不堪……”她独自一人置身于这片秋林之中,而这种孤独又使她的周围充满了沉思与惆怅。
《索科尔尼克的秋日》是列维坦的唯一一幅画有人物的风景画,这正是那张尼古拉·契诃夫所描写过的作品。从此以后,在他的画面上再也没出现过任何人物,取而代之的只有树林、牧场、雾霭中的春风和俄罗斯的破旧小木房。这些小屋都默默无声、孤零凄凉,它们就象当时沉默无言、孤寂冷清的沦落人一样。
http://s11/middle/71336656gb134c93f72da&690
【名称】《弗拉基米尔卡》——流放者之路
【作者】列维坦
Levitan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3366560100ussb.html
【年代】1892年
【风格】现实主义
【题材】风景
【规格】79x123cm
【质地】布面油画
【收藏】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作品赏析:
有一次列维坦带着学生在西伯利亚写生,发现有一条被废弃的道路,还残存着路标,他问一位学生这是什么路,学生告诉他这是一条通往西伯利亚流放地的古道。列维坦站在路上,脑海中即刻浮现出一队队被沙皇士兵押送的流放者,听到革命者低沉的呼号和叮当的镣铐声,他陷入深深的思绪之中……他收集了大量素材,创作了这幅《弗拉基米尔卡》——流放者之路。
画面上,压得很低的视平线使画面显得辽阔深远,远方被阴云所笼罩,遗弃的路标,荒凉的原野、墓碑,增加了悲凉气氛,它形象地告诉人们这是一条布满苦难、鲜血和眼泪的道路。画家在这极单纯的艺术形象中,对苦难的俄罗斯革命者寄予了无限的同情。
《符拉基米尔路》,这是一条有名的悲伤的道路,是沙俄时代的流放者、苦役犯去西伯利亚的必经之路。在画家的笔下,没有动人的风景,荒芜的田野里只有孤零零的一条黄土小路,通向不可知的未来。它比一般的作品更深刻地表现了画家对多灾多难的俄罗斯的忧虑和同情。
http://s13/middle/71336656gb134c9c28fcc&690
【名称】《墓地上空 》又译《在永恒的安宁之上》
【作者】 列维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3366560100ussb.html
【年代】1894年
【类别】画布油画
【风格】现实主义
【题材】风景
【规格】 150×206厘米
【材质】 画布 油彩
【藏处】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列维坦的画从来不复杂,有时似乎只是漫不经心的寥寥数笔。难得的是,他善于在作品中传情达意,把自己的情感融入画作。贫穷、孤独以及所受的民族歧视使他内心积聚着忧郁和愤懑,因此在他作品中体现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忧郁情绪,暮色、阴暗、荒凉的景色常是他选择的题材。
山坡上那黛绿色的小白桦树被急剧的阵风吹弯了腰。白桦林间掩映着一座用圆木建造的破教堂。一条僻静的小河流向远方。绵绵细雨给草地染上一抹阴暗的色彩,云天如海,浩瀚无边。一团团晦暗、滞重的雨云低悬在大地上空,斜雨如麻,遮盖了整个空间。
在列维坦之前,没有任何一个画家能以如此凄凉而又磅礴的气势描绘出俄罗斯阴雨时刻坦荡无垠的远景。它是如此宁静、庄严,令人感到如此宏伟、肃穆。在这幅画中,画中阴霭天的诗情画意表现得尤为有力。这幅画是在特维尔省乌多姆里湖畔完成的。
http://s3/middle/71336656gb134caf4fc32&690
【名称】《金色的秋天》
【作者:】列维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3366560100ussb.html
【年代】1895年
【风格】现实主义
【题材】风景
【规格】82x126cm
【质地】布面油画
【收藏】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作品赏析
列维坦在19世纪90年代中期画了一些抒情性作品,杰出的有这幅《金色的秋天》。画面充满了阳光,湛蓝的天空,仿佛活生生的会呼吸似的,天空飘浮着灰白色的云,阳光穿过云朵照耀在同样蓝得发亮的小溪上,田野正在由绿变黄,树叶已全部变成金黄色,清晰可见的笔触宣泄着画家心中涌动的激情。画家运用潇洒稳健的笔触和色块,高度概括地描绘了俄罗斯金黄色秋天的自然景象。这幅画是一首秋天的颂歌。秋高气爽,令观者心旷神怡。
http://s1/middle/71336656gb134cb8d0f00&690
【名称】《湖》
【作者】列维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3366560100ussb.html
【年代】1898-1899年
【类别】画布油画
【风格】现实主义
【题材】风景
【规格】26cm×34cm
【材质】布 油彩
【藏处】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Tretyakov Gallery, Moscow)
《湖》是列维坦的绝笔之作,是他最成熟的一幅风景油画之一。列维坦对画稿作过多幅变体,为了探索天空、湖面在不同光照和气候转换时色彩的变化,他认真研究了不同技法,力求表现出大自然美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画面景色开阔,构图博大恢宏,艺术风格接近史诗。这幅画是“1998年中国国际美术年大型系列展览中最具美学品格的作品之一。”
http://s4/middle/71336656gb134ca4bd4c3&690
【名称】《伏尔加河上的清风》
【作者】列维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3366560100ussb.html
【年代】1895年
【风格】现实主义
【题材】风景
【规格】72x123cm
【质地】布面油画
【收藏】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http://s2/middle/71336656gb134cc3425a1&690
《春讯》
http://s2/middle/71336656gb134ccd81ea1&690
《寂静的修道院》
http://s11/middle/71336656gb134cdaccc3a&690
《橡树》
http://s4/middle/71336656gb134ce4cd973&690
http://s11/middle/71336656gb134cedc7bda&690
http://s3/middle/71336656gb134cf5f9ba2&690
http://s3/middle/71336656gb134cffead02&690
http://s4/middle/71336656gb134d11a09a3&690
http://s8/middle/71336656gb134d088edd7&690
http://s11/middle/71336656gb134d3ed812a&690
【名称】《白桦丛》又译《桦树林》
【作者】列维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3366560100ussb.html
【年代】1888年
【风格】现实主义
【题材】风景
【质地】布面油画
【收藏】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在这幅《白桦丛》中,列维坦尝试描绘阳光照在桦树林中的光感和空气感,具有鲜明的印象派画风。
列维坦的作品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且情调细腻、情景交融、诗意盎然,充满着民族主义的思想感情。《白桦丛》便是这样的风景画,画家抒情的手法,诗意地展示了白桦林那无可替代的魅力,让人从中得到美的享受,领略自然的生态之美。
http://s1/middle/71336656gb134d4705940&690
【名称】《雨后》
【作者】列维坦
I·I·Levitan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3366560100ussb.html
【年代】1889年
【风格】现实主义
【题材】风景
【规格】 80x125cm
【质地】 布油彩
【藏处】 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雨后》囊括了伏尔加河岸那暮色中的小城细雨的全部魅力。一片片水洼在闪着白光。一团团雨云象低垂的烟雾,向伏尔加河的远方续续飘去。从轮船的烟囱里冒出的蒸汽低悬在水面上。河岸边,那潮湿的驳船一片漆黑。
雨 后
作者:席慕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3366560100u4sf.html
生命
其实也可以是一首诗
如果你能让我慢慢前行
静静盼望
搜寻
怀带着逐渐加深的暮色
经过不可知的泥淖
在暗黑的云层里
终于流下了泪
为所有
错过或者并没有错过的相遇
生命
其实到最后总能成诗
在滂沱的雨后
我的心灵将更加洁净
如果你肯等待
所有漂浮不定的云彩
到了最后 终于都会汇成河流
http://s8/middle/71336656gb134d768da87&690
【名称】《三月》
【类别】油画
【年代】作于1895~1897年间
【作者】列维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3366560100ussb.html
【规格】约60×75厘米
【藏处】现藏莫斯科特列恰柯夫画廊
列维坦的风景画具有浓郁的抒情性。他深入民间生活,对于俄罗斯的村舍、草木、山川、河流,寄予一种饱满的民族感情。他的作品往往充满阳光,用笔细腻,色彩丰富,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油画《三月》是他的艺术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作于1895~1897年间。
俄罗斯的三月,是万物复苏,大地孕育着春意的季节。虽然画面仍然展示着一片寒冷色调:冰水晶莹,积雪处处。但是春意已现:初融的雪堆上空天色晴朗,金黄色的阳光灿烂辉煌,从木板房的台阶上点点滴落的初融的雪水,象玻璃珠似的闪闪发光,远处的绿丛宣告生命的蠕动很早就已经开始了。画家运用鲜明的色彩,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期望。一幅没有一个人物的自然风景画,却使人处处感受到生命的脉搏。若不是艺术家在作品中倾注着自己的整个心灵,这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不可能产生的。
列维坦的风景画,象他的教师萨甫拉索夫一样,总是寓情于某种深刻的社会观。通过对自然的抒情写意,体现出画家对俄罗斯土地的热爱。但从中也让观众感受到一种寄情未来的笔情墨意。俄国农村的三月,正是万物冬眠结束的时期。这架马拉的雪橇似乎也在等待着主人们的觉醒。
http://s6/middle/71336656gb134d81c05e5&690
【名称】《傍晚钟声》
【作者】列维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3366560100ussb.html
【年代】1892 年
【风格】现实主义
【题材】风景
【规格】87x107.6cm
【质地】布油彩
【收藏】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作品赏析:
《傍晚钟声》描绘的是黄昏降临的郊外景色。画面中央是一条宁静的小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树林,树丛中远远地可见一座带蓝色圆顶的教堂,旁边是修道院的钟楼,红白相间,尖塔顶上还有一个金色的小圆顶,河面上隐约可见教堂、钟楼的倒影。河的一边靠着两条小船。
夕阳的余晖映照在乡村蜿蜒的小河旁,也映照在耸立于杂树丛生的林间教堂上,教堂悠扬的钟声,穿越宁静的旷野,掠过如镜的水面,在人们耳边飘荡,格外清脆了亮。这是画家31岁时的作品。表达了他向往和平安静,欲从激荡不安的生活中解脱出来的心境。
这是一幅暖色调的画,大片大片金色的夕阳撒在四周的草坪上,撒在平静无波的湖面上,撒在尖顶教堂上,为这些景物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带着一种神圣感,庄严、圣洁,这成为一幅美丽的剪影,存在于画布中,存在于列维坦的笔下。
教堂后方,依然是一丛丛列维坦最喜欢画的白桦林。这白桦林,掩盖了城市的喧嚣,遮挡了浮华的世俗,使宁静优美的世外桃源呈现在我们眼前。
http://s13/middle/71336656gb134d8ba939c&690
《暴风雨之日》
http://s3/middle/71336656gb134da032132&690
《黄昏里的草垛》
http://s10/middle/71336656gb134d968b239&690
http://s9/middle/71336656gb134da90d638&690
http://s10/middle/71336656gb134db2f1479&690
http://s5/middle/71336656gb134dbd1e924&690
http://s13/middle/71336656gb134dc8dfeec&690
http://s8/middle/71336656gb134dd2ad867&690
http://s9/middle/71336656gb134ddd3bbe8&690
http://s16/middle/71336656gb134de74d4bf&690
http://s8/middle/71336656tbc9688cb0547&690
画家介绍详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3366560100ussb.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