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数学课程建设项目计划书
(2014-01-06 08:56:49)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文集 |
邳州市戴庄中学绿色数学课程建设
项目计划书
一、项目建设背景分析
1、学校基本情况分析
邳州市戴庄中学创建于1960年,地处邳州西北盛阳山下,与山东台儿庄接壤,是邳州市最偏远的农村初中之一。学校占地50亩,现有24个教学班,1000多名学生,其中有700多名留守儿童。现有教职工92人,其中专任教师80人。近年来,学校以创建徐州市有效教学实验学校为契机,积极推进有效教学实验,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全力提升教学质量,加快学校内涵发展,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校的各项工作均取得一定的成绩。
2、项目建设的基础状况
虽然学校的教学质量逐渐提升,但与同类兄弟学校相比,每次考试,数学学科均分比兄弟学校低10多分,这一薄弱学科已经严重制约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成为致命的“短板”。究其原因,一是我校师资结构不合理,12名数学教师只有两人是数学专业出身,其余10名全是其他专业改教,教非所学、学非所教情况比较严重;二是教师接受培训机会的偏少,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多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驾驭课堂的能力较弱,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存在严重的“本领恐慌”;三是生源质量差,学习数学的兴趣低,高耗低效的情况普遍存在,陷入“越学越难、越难越不会学、不想学”的恶性循环之中。
基于以上情况,改变教师观念、构建高效低耗的绿色数学课堂、打造本土数学校本课程、提升教学质量成为学校当下最迫切的需求。恰逢江苏省启动“薄弱初中质量提升”工程的机遇,我们申请建设这一项目,改变我校数学学科落后的现状,全面提升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以此带动其他学科,加快我校内涵发展。
二、
1、课程建设理论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安排。广义的课程指教师通过各门学科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具体某一学科。课程建设不仅包括学校课程表开设的正式课程,还包括学生的课外活动、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环境,以及整个学校生活中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的非制度层面的影响;不仅包括书本的知识内容,还应包含对学生各种课外活动做出的明确安排。
2、绿色教育理论
绿色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消耗的不仅仅是国家投入的设施设备和教育经费,更有师生自身宝贵的时间。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如果我们不努力提高教育活动的单位时间效益,则无异于浪费师生的宝贵生命。高投入、高消耗势必导致高污染:学习内容的单调,学习方式的粗放,发展目标的单一,学习后劲不足,操作能力低下,缺乏创新精神……这种以牺牲学生身体健康和幸福快乐为代价的粗放型教育发展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成长,甚至这种污染是持续的。绿色教育的核心是高效低耗,零度污染,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本质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
3、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属性。这种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
三、项目建设的目标与内容
戴庄中学的数学课程质量提升以徐州市有效教学研究为抓手、绿色数学课堂的建设为重点,通过数学学科的发展带动学校其他学科的发展,以求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一)加强培训提升,打造一支具有高效低耗教学理念的绿色教研队伍
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提升教师对项目建设的执行力
1、校长引领,强化课程领导力。通过网络培训、专家讲座、参加“校长论坛”、“校长高级研修班”和到全国各地课改名校考察学习等多种形式,校长就受课程改革的系统培训,提升理论素养,转变教育观念,丰富改革经验,进一步提高校长对项目建设的领导力。校长坚持从教育思想、课改形势,课改理念和学校课改发展方向上深入研究,在全体数学教师会上,不断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及理念传递给教师,强化课程改革的推动力,率领全体教师积极投身于绿色数学课堂的实践,力求在理念引领和自我建构上实现突破。
2、专家讲解,科学引领。聘请专家学者,对数学教师进行教学前沿理论、新课改理念,有效教学操作方法等方面的培训。
3、专题讲座,具体指导。学校分阶段、批次请省、市教研员,对教师进行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学科科研、评价策略等方面作具体指导。
4、骨干教师师范引领。邳州市新城中学是我们的援助学校,该校是邳州市内一所教学成绩突出、教科研成绩斐然的学校。其中有徐州市数学学科带头人2名、邳州市数学学科名师2名,我们邀请部分名教师到我校挂职一年,深入指导,同时选派部分数学教师到新城中学跟岗学习,提高课改的实践能力。
(二)构建学习共同体,打造一支具有高效低耗学习理念的绿色学生群体
1、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同质结对,异质帮扶”的原则成立学习共同体。组内异质就是学习共同体内学生的心理性格、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学习成绩有好中差之分,这叫组内异质。每个学习共同体性质相同,是班级的缩影,这就是组间同质;同质结对是指组内六个人里面要根据好、中、差三个层次,同一层次的两个人互结为对子;异质帮扶就是共同体内A层对子帮扶B层,B层帮扶C层。
2、教师结合数学学科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针对于所要教授的内容,突出重难点,首先对数学课代表和小组长进行培训,以提高课堂效率,减少“课堂消耗”。
本项目建设将积极探索高效绿色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绿色数学课堂模型的核心是高效低耗,以达到课堂教学“零污染”,让教师由教会到会教、乐教,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乐学,真正达到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之目的。
(四)创设鲜明的绿色教学环境
1、标准化的数学实验室建设
在我校各班已配备多媒体的基础上,拟建2间标准化数学实验室,装备计算机、数据投影仪、实物投影仪、学生用掌上数学电脑、教师用掌上数学电脑、各种自制的数学用具,同时组建一个学生互动学习的网络平台,建设一个数学学科专题网站,实现“教与学的网络化”转变。
2、数学学科思维能力的平台建设
构建数学教学模型、数学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的感知和验证平台,训练学生数学学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绿色数学学科文化建设
用高效低耗的绿色教学理念,建设数学学科文化。
4、课程管理与评价机制建设
建设有效的课程管理与评价机制,促进项目建设有序、健康、持续的发展。
四、项目建设的预期成效
1、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
通过项目建设,争取在一年内消灭数学学科成绩与优势学校的差距,整体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中考成绩跃居邳州市农村中学第一方阵。
2、学生成长可持续发展
通过项目建设,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用数学思想思考问题,强化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数学理解,丰富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性体验,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
争取在短时间内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升教师课程建设的执行力,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在一到两年时间内,培养一名徐州市数学学科优秀教师,两到三名邳州市数学学科带头人,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优秀数学教师群体。
4、扩大学校特色建设
通过构建数学绿色课堂,打造本土校本课程的建设,影响、辐射学校其他学科课程的建设,扩大学校特色建设,打造学校绿色教育的航母。
五、项目建设保障措施
1、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顾
组
副组长:谭海龙(副校长)
成
2、加强制度保障建设
学校将建立以校长室为主的项目建设开发组、以教科室为主的项目建设业务指导组,以教务处为主的项目建设监督评价组,以数学教研组长和数学骨干教师为主的项目建设突破组。学校将制定《戴庄中学项目建设学习制度》、《戴庄中学项目建设评价制度》、《戴庄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奖励制度》等一系列配套措施,保障项目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
邳州市新城中学作为援助学校,有着先进的办学理念、有效的管理体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精良的科研群体,多年来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前茅,其数学学科是邳州市的优势学科,为我校的项目建设一定会提供最好的保障。
4、社会各界鼎力相助
在得知我校申报省薄弱学校项目建设后,戴庄镇政府大力支持,先预拨了部分启动资金,地方企业对基础设施建设也做好了援助预案,邳州市财政局和邳州市教育局也给出了承诺。
六、项目建设时序进度
1、准备阶段(2013年3月---2013年4月)
学习省文件精神,明确项目要求,利用文献研究法,查找相关资料,确立项目建设名称,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撰写申请表和项目建设计划,联系援助学校。
2、实施阶段(2013年5月---2014年4月)
(1)制定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2)确立实验年级:七、八年级,并对数学教师和学生进行学习培训。
(3)与援助学校交流互动。
(3)创设项目建设的绿色教学环境。
(4)构建绿色数学课堂。
(5)打造本土校本数学课程。
3、总结阶段(2014年5月)
(1)邀请负责项目考核的领导和专家进行评估。
(2)项目建设总结。
(3)项目建设成果展示。
4、后续研究阶段
继续研究绿色数学课堂,使之逐渐成熟,并推广到其他学科。
七、项目建设支出预算
项目支出预算表
单位:万元
支出项目名称 |
资金来源 |
||
市、县财政投入 |
省财政补助 |
小计 |
|
合 |
60 |
30 |
90 |
一、设备购置费小计 |
25 |
|
40 |
|
15 |
10 |
25 |
|
10 |
5 |
15 |
二、教学资源开发费小计 |
13 |
7 |
20 |
数学课程教学资源开发费 |
10 |
5 |
15 |
学具、教具教学资源开发费 |
3 |
2 |
5 |
三、材料费小计 |
3 |
2 |
5 |
|
3 |
2 |
5 |
四、实验费小计 |
8 |
2 |
10 |
|
8 |
2 |
10 |
五、培训费小计 |
8 |
2 |
10 |
|
8 |
2 |
10 |
六、其他费用小计 |
3 |
2 |
5 |
《构建绿色数学课堂,打造本土校本课程》
项目计划书
邳州市戴庄中学
2013年5月
薄弱初中质量提升工程
项目申报表
课程建设学校:
帮
扶
学
校:
责任单位(公章):邳州市教育局
江苏省教育厅
一、课程建设学校基本情况及建设内容
项 目 名 称 |
构建绿色数学课堂 打造本土校本课程 |
|||
责任人及建设人员 |
姓名 |
职务 |
联系电话 |
|
教育局主要负责人 |
沙之品 |
局长 |
13305222005 |
|
课程建设学校校长 |
韩永玲 |
校长 |
15949011088 |
|
帮扶学校 |
校长 |
李新勇 |
校长 |
13805222998 |
老师 |
侯成俊 |
数学教研组长 |
15077803069 |
|
马彩荣 |
数学备课组长 |
18751688890 |
||
建设内容 |
||||
邳州市戴庄中学《构建绿色数学课堂,打造本土校本课程》 项目计划书 一、项目建设背景分析 3、学校基本情况分析 邳州市戴庄中学创建于1960年,地处邳州西北盛阳山下,与山东台儿庄接壤,是邳州市最偏远的农村初中之一。学校占地50亩,现有24个教学班,1000多名学生,其中有700多名留守儿童。现有教职工92人,其中专任教师80人。近年来,学校以创建徐州市有效教学实验学校为契机,积极推进有效教学实验,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全力提升教学质量,加快学校内涵发展,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校的各项工作均取得一定的成绩。 4、项目建设的基础状况 虽然学校的教学质量逐渐提升,但与同类兄弟学校相比,每次考试,数学学科均分比兄弟学校低10多分,这一薄弱学科已经严重制约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成为致命的“短板”。究其原因,一是我校师资结构不合理,12名数学教师只有两人是数学专业出身,其余10名全是其他专业改教,教非所学、学非所教情况比较严重;二是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偏少,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多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驾驭课堂的能力弱,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存在严重的“本领恐慌”;三是生源质量差,学习数学的兴趣低,学习方法单一,高耗低效的情况普遍存在,陷入“越学越难、越难越不会学、不想学”的恶性循环中。 基于以上情况,改变教师观念、构建高效低耗的绿色数学课堂、打造本土数学校本课程、提升教学质量成为学校当下最迫切的需求。恰逢江苏省启动“薄弱初中质量提升”工程的机遇,我们申请建设这一项目,改变我校数学学科落后的现状,全面提升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以此带动其他学科,加快我校内涵发展。
三、 3、课程建设理论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安排。广义的课程指教师运用各门学科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具体某一学科。课程建设不仅包括学校课程表开设的正式课程,还包括学生的课外活动、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环境以及整个学校生活中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的非制度层面的影响;不仅包括书本的知识内容,还应包含对学生各种课外活动做出的明确安排。 4、绿色教育理论 绿色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消耗的不仅仅是国家投入的设施设备和教育经费,更有师生自身宝贵的时间。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如果我们不努力提高教育活动的单位时间效益,则无异于浪费师生的宝贵生命。高投入、高消耗势必导致高污染:学习内容的单调,学习方式的粗放,发展目标的单一,学习后劲不足,操作能力低下,缺乏创新精神……这种以牺牲学生身体健康和幸福快乐为代价的粗放型教育发展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成长,甚至这种污染是可持续的。绿色教育的核心是高效低耗,零度污染,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本质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 3、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属性。这种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 三、项目建设的目标与内容 戴庄中学的数学课程质量提升以徐州市有效教学研究为抓手、绿色数学课堂的建设为重点,通过数学学科的发展带动学校其他学科的发展,以求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一)加强培训提升,打造一支具有高效低耗教学理念的绿色教研队伍 1、加强校长培训,增强项目建设的领导力 通过网络培训、专家讲座、参加邳州市“校长论坛”、“校长高级研修班”和到名校考察学习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校长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校长对项目建设的领导力。 2、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提升教师对项目建设的执行力 (1)校长引领,强化课程领导力。校长坚持从教育思想、课改形势,课改理念和学校课改发展方向上深入研究,在全体数学教师会上,不断将这些先进的思想及理念讲解给大家,强化课程改革的领导力,率领全体教师积极投身于绿色数学课堂的实践。 (2)专家讲解,科学引领。聘请专家学者,向数学教师讲解教学前沿理论、新课改理念,有效教学操作方法等。 (3)专题讲座,具体指导。学校分阶段、批次请省、市教研员,对教师以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科研、评价命题等方面具体指导。 (4)骨干教师交流引领。邳州市新城中学是我们的援助学校,该校是邳州市内一所教学成绩突出、教科研成绩斐然的名校。其中有徐州市数学学科带头人2名、邳州市数学学科名师2名,我们将邀请部分名教师到我校挂职一年,深入指导,同时选派部分数学教师到新城中学跟岗学习,提高课改的实践能力。 (二)构建学习共同体,打造一支具有高效低耗学习理念的绿色学生群体 1、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同质结对,异质帮扶”的原则成立学习共同体。组内异质就是学习共同体内学生的心理性格、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学习成绩有好中差之分,这叫组内异质。每个学习共同体性质相同,就是班级的缩影,这就是组间同质;同质结对是指组内六个人里面要根据好、中、差三个层次,同一层次的两个人互结为对子;异质帮扶就是共同体内A层对子帮扶B层,B层帮扶C层。
2、教师结合数学学科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针对于所要教授的内容,突出重难点,首先对数学课代表和小组长进行培训,以提高课堂效率,减少“课堂污染”。
本项目建设将积极探索高效绿色数学课堂,绿色数学课堂模型的核心是高效低耗,以达到课堂教学“零污染”,让教师由教会到会教、乐教,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乐学,真正达到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 (四)创设鲜明的绿色教学环境 1、标准化的数学实验室建设 在我校各班已配备多媒体的基础上,拟建2间标准化数学实验室,装备计算机、数据投影仪、实物投影仪、学生用掌上数学电脑、教师用掌上数学电脑、各种自制的数学用具,同时组建一个学生互动学习的网络平台,建设一个数学学科专题网站,实现“教与学的网络化”转变。 2、数学学科思维能力的平台建设 构建数学教学模型、数学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的感知和验证平台,训练学生数学学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绿色数学学科文化建设 用高效低耗的绿色教学理念,建设数学学科文化。 4、课程管理与评价机制建设 建设有效的课程管理与评价机制,促进项目建设的有序、健康、持续的发展。 四、项目建设的预期成效 1、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 通过项目建设,争取在一年内消灭数学学科成绩与优势学校的差距,整体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中考成绩跃居邳州市农村中学第一方阵。 2、学生成长可持续发展 通过项目建设,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用数学思想思考问题,强化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数学理解,丰富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性体验,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 争取在短时间内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升教师课程建设的执行力,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在一到两年时间内,培养一名徐州市数学学科优秀教师,两到三名邳州市数学学科带头人,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优秀数学教师群体。 4、扩大学校特色建设 通过构建数学绿色课堂,打造本土校本课程的建设,影响、辐射学校其他学科课程的建设,扩大学校特色建设,打造学校绿色教育的航母。 |
二、项目措施、保障及时序进度
一、项目建设保障措施 1、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顾
组 副组长:谭海龙(副校长)
成
2、加强制度保障建设 学校将建立以校长室为主的项目建设开发组、以教科室为主的项目建设业务指导组,以教务处为主的项目建设监督评价组,以数学教研组长和数学骨干教师为主的项目建设突破组。学校将制定《戴庄中学项目建设学习制度》、《戴庄中学项目建设评价制度》、《戴庄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奖励制度》等一系列配套措施,保障项目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
邳州市新城中学作为援助学校,有着先进的办学理念、有效的管理体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精良的科研群体,多年来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前茅,其数学学科是邳州市的优势学科,为我校的项目建设一定会提供最好的保障。 4、社会各界鼎力相助 在得知我校申报省薄弱学校项目建设后,戴庄镇政府大力支持,先预拨了部分启动资金,地方企业对基础设施建设也做好了援助预案,邳州市财政局和邳州市教育局也给出了承诺。 六、项目建设时序进度 1、准备阶段(2013年3月---2013年4月) 学习省文件精神,明确项目要求,利用文献研究法,查找相关资料,确立项目建设名称,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撰写申请表和项目建设计划,联系援助学校。 2、实施阶段(2013年5月---2014年4月) (1)制定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2)确立实验年级:七、八年级,并对数学教师和学生进行学习培训。 (3)与援助学校交流互动。 (3)创设项目建设的绿色教学环境。 (4)构建绿色数学课堂。 (5)打造本土校本数学课程。 3、总结阶段(2014年5月) (1)邀请负责项目考核的领导和专家进行评估。 (2)项目建设总结。 (3)项目建设成果展示。 4、后续研究阶段 继续研究绿色数学课堂,使之逐渐成熟,并推广到其他学科。 |
三、项目支出预算表
单位:万元
支出项目名称 |
资金来源 |
||
市、县财政投入 |
省财政补助 |
小计 |
|
合 |
60 |
30 |
90 |
一、设备购置费小计 |
25 |
|
40 |
|
15 |
10 |
25 |
|
10 |
5 |
15 |
二、教学资源开发费小计 |
13 |
7 |
20 |
数学课程教学资源开发费 |
10 |
5 |
15 |
学具、教具教学资源开发费 |
3 |
2 |
5 |
三、材料费小计 |
3 |
2 |
5 |
|
3 |
2 |
5 |
四、实验费小计 |
8 |
2 |
10 |
|
8 |
2 |
10 |
五、培训费小计 |
8 |
2 |
10 |
|
8 |
2 |
10 |
六、其他费用小计 |
3 |
2 |
5 |
四、申报意见
县(市、区)、市教育局意见 |
|
县(市、区)、市财政局意见 |
(盖章) |
帮扶协议书
甲方:邳州市新城中学(帮扶学校)
乙方:邳州市戴庄中学(被帮扶学校)
一、
二、
三、
1、自签订协议书一月内做好本年度帮扶计划。以后每年2月底前做好当年度的帮扶计划。
2、每学期与乙方至少举办两次教学研讨活动,内容双方共同确定。
3、为乙方选派来校学习的数学教师提供教学指导。
4、组织数学学科教师准备若干节基于“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示范课,送教到乙方。
5、确定一名副校级领导作为结对帮扶工作的联系人,选派与申报项目相关的学科骨干教师到乙方挂职至少一年,帮助薄弱课程的开发建设。
四、
1、积极、主动配合甲方做好结对帮扶工作。
2、每年选派10名教师到甲方学校学习。
3、为甲方选派来指导的教师提供食宿方便。
4、制订本校的项目发展规划。
5、确定一名专职人员作为结对帮扶工作的联系人。
五、
甲方: 邳州市新城中学
代表:
关于邳州市戴庄中学申报薄弱初中质量提升工程
项目申报经费的承诺
省教育厅、财政厅:
特此承诺。
关于邳州市戴庄中学申报薄弱初中质量提升工程项目的承诺
省教育厅:
1、加强对该项目的领导。教育局成立由分管局长任组长,由基教科、人事科、教研室、教科室、装备站、电教馆等有关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邳州市薄弱初中质量提升工程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督查、评估、协调工作。
2、加大投入、确保项目经费。积极协调市财政局,在保证研修经费的基础上拟再投入50万元,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打造学校文化特色。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项目学校教职工编制到位,学科配备科学合理,并将优秀教师充实到项目学校。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围绕课程建设项目,采取多渠道、多措施对教师进行全面培训。保证项目学校核心组成员在工程建设期间的相对稳定。
4、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方位指导和管理。组织领导小组对项目学校及帮扶学校开展薄弱初中提升工程的各项工作实施情况进行专项指导、督查。
以上承诺,敬请领导监督执行。
薄弱初中质量提升工程材料汇编目录
项目建设单位:邳州市戴庄中学
序号 |
内容 |
备注 |
1 |
薄弱初中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建设申报表 |
|
2 |
薄弱初中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建设计划书 |
|
3 |
薄弱初中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帮扶协议书 |
|
4 |
薄弱初中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建设承诺书 |
|
5 |
关于邳州市戴庄中学申报薄弱初中质量提升工程项目申报经费承诺书 |
|
6 |
|
|
7 |
|
|
8 |
|
|
201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