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段六环”教学模式中“展示点拨”环节操作要点

(2014-04-28 13:38:43)

三段六环”教学模式中“展示点拨”环节操作要点

为进一步推进县教研室提出的“三段六环”教学模式,深化教师对“三段六环”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解,将“三段六环”课堂教学模式的生本课堂推向更高远、更深层的台阶,最终实现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和生活化、生态化、生命化的“三高三生”研究目标。结合学校现状,特拟定此操作要点。

“展示点拨”是学校“三段六环”中“交流释疑”这一段中的一个小环节,与小组交流展示应是同时进行,合二为一的。

一、展示交流

展示交流是学生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后的成果体现,此环节十分重要。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在之前小组合作学习中没有完全搞明白的问题可以获得满意的解答,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也将得以扩展和提升,在这一环节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启发,实现思维、智慧的交流碰撞,进而不断产生新的灵感。展示交流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广阔舞台,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都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实际操作时,教师应遵循以下4个原则,即一个创设,一个落实,一个选择,一个强调。

(一)、创设宽松氛围。

1、学生回答问题后自觉坐下,答错题时不挨吵,不罚站。

2、教师尽量往学生中间站。

(1)小组代表交流时,教师可站在教室任何一个地方,可以是这组旁边,也可以讲台侧旁处。

(2)学生需上台演板或充当小老师角色时,教师可站在教室后半位,需要教师调课件的,可站在讲台侧旁处。

3、教师要做到三多:多鼓励、多引导、多微笑。

(二)、落实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评价学生学习习惯与效果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因此,激励机制建立在先,落实在后;建立是表面,落实是根本。

1、多形式。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如师评、生评、小组互评相结合的形式。

2、多角度。评价学生要多角度、多方位,要从知识、情感、习惯、参与度、热情度、是否有效合作等多方面去综合评估,达到评价、激励真实有效。

3、多评价。评价不仅要公正公平,更要深入学生内心。这就需要教师多评价,勤评价,将节节评、天天评、每周评、每月评、年终评落到实处,为教育教学服务。

4、多关注。评价学生时要多关注学困生、不爱发言的学生,对此类学生要多留心,要加大表扬与肯定的力度,加大分值。用双倍或多倍的分值去激励他们,用更多的爱心与关心去鼓励他们。

(三)、选择展示策略 

展示交流是为了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广的交流平台,让学生有自由发言的时间与空间,在课堂中想表现,爱表现,会表现。因此,我们

必须把握好展示策略。

1、学生可以站在讲台上,也可站在原位发言交流。

这样更能体现自主,尊重学生意愿。把课堂交流学生,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自由、自愿展示自我。

2、可以组内全员参加按序发言,也可选小组派代表自愿发言交流。

组内全员参加按序发言能有效兼顾组内学困生,使得学生全面、全员共同进步,共同提高,达到优生带动差生的目的;小组选派代表自愿发言,更能体现学生自主、自由,但久而久之,课堂可能会成为优生的课堂,最终会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使得优生更优,差生更差。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合理去调控,使学生自觉、自愿形成一种有序、有效的展示交流氛围。比如班干部自觉把机会让给其他学生;优生自愿把机会让给学困生;小组成员可采用轮庄制代表发言,教师还可根据学情和课型特点进行调控等,这样就会有效避免优生一言堂的现象。

3、学生可以由教师点名发言,也可以自主自愿站起来发言。

教师点名发言可更多的监控、照顾各类学生,尤其是中差生;而自主自愿发言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展示自我,不过,尝试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混乱现象,如:学生可能会争着说,抢着说,都要说,都想说……怎么办?那就需要我们教师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调节、处理,同样讲求的是“有序”。训练持久了,一旦形成了习惯,课堂自然也就有序了。

4、可以教师主持展示环节,也可学生主持展示环节。

教师主持展示环节主要是负责组织、协调、简单评价,教师是引导者,及时纠正学生偏差;学生主持展示环节,更能呈现宽松、和谐、融洽、民主氛围,教师是点拨者、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其作用就是在学生展示交流的基础上,抓住学生发言的闪光点,疑问点及教材的重难点等相机进行引导和点拨,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激励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大胆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和善于创新。

(四)、强调认真倾听。

倾听是学习习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认真倾听才有发言劝,倾听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所以,培养学生认真倾听非常重要,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训练学生做到谁发言就看着谁,目光、注意力都集中到谁的身上。

二、教师点拨

教师点拨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并指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教师何时点拨,如何点拨是关键,操作时要遵循以下三大原则:

(一)、点拨的时机要适时。

1、当学生交流的内容既是教学重点又是难点时,教师要适时点拨。

2、当学生交流的内容是易错难懂的共性问题时,教师要重点点拨。

3、当学生的交流跑题、将话题扯远时,教师要巧妙点拨。

总之,教师的点拨一定要适时,让教师点拨与学生交流展示合二为一,水到渠成,不能因为教师的点拨使整个课堂出现断节、重复的现象。另外,教师点拨时要让学生把一个完整的问题或一句完整的话表达完,做到充分尊重学生。

(二)、点拨的形式要适当。

    点拨的形式要根据学科特点及学情而定,可以是教师精讲,也可以是教师深入引导、适时启发。总之,教师点拨的形式要适当。

(三)、点拨的时间要适度。

    小组交流展示与教师点拨环节是同时进行的,要巧妙处理、合理运用,那么在时间上也应该有个度,因此,此环节操作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

http://s13/mw690/7eab93dcga7fd686c70ac&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