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材料作文“有用与无用”讲评

(2016-12-22 21:34:59)
标签:

转载

 材料作文“有用与无用”写作指导与示例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有的人自认为在做有用的事,事实证明价值却不大;有的人喜欢做些无用的事,但留下的东西却让后人受用无穷。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看法也不尽相同,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1.关于审题

有的人自认为在做有用的事,事实证明却价值不大;有的人喜欢做些无用的事,但留下的东西却让后人受用无穷。这是一则有思辨色彩、富有哲理的材料。材料中“有用的事”和“无用的事”是两个重要的概念,“有用的事”前面有“自认为”,后面有“价值不大”词语,可见“有用的事”并非真的有用,或者只能说是暂时有用,短期有效,从长远来看真是无用,或者是害人不浅的。“无用的事”前面有“喜欢”一词,后面有“留下的东西让人受用无穷”一句,可见“无用的事”并非无用,只是短时看不出来,或者暂时效果不太明显,但从长远来看,对人生发展非常有利,是真正有用的东西。作者或命题者意在批评“做有用的事”的人,因为事实证明做有用的事,价值不大。同时肯定“做些无用的事”的人,因为能够“让后人受用无穷”。

这种现象生活中普遍存在,联系生活,“有用的事”所指可以很多,追求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或利益;跟升官、发财、成名有关的事;追求急功近利、名利至上的实用主义;过分看重早教、购买学区房进名校、参加奥数培训班等短期教育行为;选择将来能够找到好工作、发财的专业,选择能考取公务员、有房有权有钱的职业;跟GDP有关的政府官员热衷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跟政绩有关的房地产开发、土地拍卖、仿古街区。与此相反的“无用的事”所指同样很多,崇尚心中的事业理想、精神生活;跟升官、发财、成名没关系的、能丰富情感、滋养精神的事;选择为民谋福利的民生工程以及尊重大自然的生态建设;淡泊名利、不求功利、本真地享受生活;选择不能发财的冷门专业甘之如饴,并且留下了值得称道的东西;注重学习方法、培养良好习惯、养成文明礼貌、品德高尚风气的学校教育;倡导学生读书、在读书中提升阅读素养、培养能力的做法;淡化物欲和名利的思想、亲近大自然、用文学净化心灵的举动;亲近文化名人、走进经典名著的读书活动;坚守民族气节、弘扬民族道德的行为;坚持理想的信念;保持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

2.关于立意

立意应该从材料出发,是对材料的发掘和提炼。考生应该准确诠释什么是所谓“有用的事”,什么是在有些人看来“无用的事”,然后要揭示“有用的事”只是暂时有用,短时有效,长远看实则无用,而且对人生或社会发展还有害的真相或本质,与此同时,还要分析“无用的事”实则包含着有用的道理,只是暂时看不出来,不明显罢了,从长远来看,从发展来看,从科学性看,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因为它是心灵世界的东西、精神层面的事情,事关人的思想性格品德的养成,事关人生发展的基本素质、能力要求、幸福追求。考生可以侧重一个方面,而兼顾另一方面,但要把道理说清楚,把“有用”与“无用”的辩证关系阐述清楚,这是审题的关键,也是评判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因素

3.思路指导

“有用”和“无用”是本则材料的核心词,相反相成,不可分割。而从材料的倾向看,着意于强调看似无用的东西实际是有用的,所以写作的着力点主要在表现实际“有用”的“无用”。具体写作角度有:

①剖析认识实质。

频频出现“无用论”的实质是什么?是功利化的认识,是狭隘的思想,是肤浅的认知水平,是目标主义。

无目的的旅游最美,无目的的观影最美,无目的的交友最美,无目的的艺术创造最美……

②分析二者关系。

首先,“有用”和“无用”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共同构成“用”的完满。

其次,“有用”和“无用”会相互转化,“有用”会转化为“无用”,“无用”也会转化为“有用”。

此时有用,彼时或许无用;此地有用,彼处可能无用。

③列举现实病例。

在这个成功,金钱,权力,名位充斥的时代,“无用论”自然在很多人的心里勃勃生长,并表现为现实的行动。

个人层面,功利化认识,功利化做人,结果成为扁平人,甚或空心人;信誉不佳,美誉不足,交不到真朋友,不会有大格局。

政府层面,功利化发展,为了眼前的税收和产值,破环环境,高耗资源,不顾子孙后代。

教育方面,功利化教育,对就业无用的不学,结果就是创新能力不足,人文素养欠缺,人格发育不健全,很多成为问题孩子。

    

 

                    有用与无用

                 新沂一中 高三(1) 陈冠凝

   前段时间国家高能物理研究所提出建大型对撞机的想法,因其耗资巨大,故而建还是不建,在公众间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反对者认为与其将大量资金投入这种于百姓遥不可及的东西,不如把钱用来解决民生问题,而支持者则相信它的建立会对中国的科技水平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两种观点的碰撞,也正展现了人们对有用之用和无用之用的不同态度。

   常人眼中“无用”之举,果真无用?昔日李时珍在那个民间医生地位低下,生活艰苦的年代,热衷于科举,求取功名利禄自然是人生“有用”之举,然而他毅然弃儒学医,钻研世人认为“无用”的医学,并自信“至死不怕难”,其毕生心血著成的《本草纲目》,不知挽救了多少生命。世人眼里无用的努力却在中华医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联及国学大师季羡林在看似无用的小语种“梵文”方面的研究对人类文明保存和传播的意义,足见庄子所言“无用之用”的确然存在。

   而人人追捧的所谓“有用”,其价值与意义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量也未可知。近些年来各地政府为捞取“有用”的政绩兴起的复制古建筑的热潮,便当警惕。拆迁、重建,看似赚足了眼球和名声,自以为是重现了历史的荣光,实则劳民伤财,而古建筑背后真正有价值得历史韵味又岂是现代的粗制滥造能复制得来的?“我们在创造未来,我们的创造没有未来”,熊培云的忧叹在今日自以为有用的人们之间,却是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明了“有用”与“无用”绝不是局限于字面意之后,辨清何谓“有用”便至关重要。若立志修身齐家治国之类当然是有用的,但若变为钱理群所言的那种“绝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谓“有用”就失去了长久的价值。而如今那些以追名逐利为目的的却难以留传后世的所谓畅销书,比起沈从文先生那种“著书老去为抒情”的“无用”心态,便又是高下立现了。

   故而人们实在是应该少些那种难以持久的世俗化的“有用”,而应立志高远,去追求一份或许足以不朽的“无用”事业。

   再回到开头建不建大型对撞机的讨论,我们当然不能否认把财力拿来改善民生的有用性,但是能否因建立暂时“无用”而放弃,大家还应该仔细想想。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