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为谁而工作——对浙江省桐乡三中朱永春老师成长的思考

(2017-11-14 20:34:52)

        我一直认为教师要有超越评价体系以上的追求,才能不为功利所羁绊,才能触摸到教育的本质,才能使我们的原本养家糊口的职业升华为事业,让灵魂进入自由的境界,幸福就离你不再遥远。

——2006年浙江省教育年度新闻人物朱永春获奖感言

 

今年六月高考结束不久,我们学校高三教师一行来到了浙江大学研修。因为是来学习,旅程并不匆忙,可以静下心来观察和感受当地的文化。

杭州,一座充满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干净、明亮,可以让人少一些焦躁的忙碌,多一些宁静的沉思。

在浙江大学短短几天的学习,课程内容丰富、讲座精彩纷呈,让人回味无穷,尤其是朱永春老师的成长经历和教育事例,触发着我对教育和人生更多的思考……

 研修课程安排了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朱永春老师做报告。说实话,对于这些拥有各种头衔的教师,我一直都不以为然,很多所谓的“名师”都是政策规定下,依照条条框框选拔出来的,不一定都有真材实料。这次,朱永春老师的报告,让我深受感动,他的经历和事迹着实让我折服。这不是他教学成绩的辉煌,更不是他各种名誉的光环,我钦佩的是他对生活的勇气,因为他敢于为自己而活,而且活出了真实的自我。

朱永春,浙江嘉兴市三流学校桐乡三中教师,担任数学、科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他从不检查批改学生作业,却坚持每天批阅学生日记;他的班级考试没人监考,而每一个学生都不会作弊;他从不写教案,而教学成绩总遥遥领先其他班级。

 心理学家将“自我”分为两种:真自我,假自我。

有真自我的人,他的心理与行为是从自己的感觉出发;有假自我者,他的一切是围绕着别人的评价而构建。

中国文化大批量地生产假自我,教师群体也不例外。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学校里,都有太多的“假自我”的教师,很多时候他们工作是为了让领导看见,为了得到领导和他人的认可。他们平时很听话,一切工作按照上面的要求和领导的安排有条不紊地进行。他们很认真的工作,表面功夫也做得不错,甚至无可挑剔。可一旦评不上先进和优秀,他们就会发牢骚或表示愤怒,而且振振有词:某某有什么了不起,我哪里做得不好,为什么他(她)评上,我没有评上?他们在乎的是领导的认可和评价,在乎的是“面子”,即别人眼中的价值感。

然而,能够评上先进和优秀的毕竟是少数,多数人因为多年没有评上,感觉自己得不到领导的赏识和看重时,工作就变得消极,不再专注于教学本身,从而切断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评上各种荣誉的人,有些人沾沾自喜或居功自傲,殊不知“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到处有乘除”,而不愿继续修炼、完善自我。

这就是中小学学校里出现太多平庸教师的原因。

有真自我的人,他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即便他没要到什么,他仍然有一种内在的自我价值感。

朱永春老师的获奖感言,说明了他所追求的价值不是外在的评价,而是灵魂深处的理想。他在为自己而活,为自己而工作。他是一位活得真实的人,他是自由的,他是快乐的,他也是幸福的。

早期,朱永春老师刚毕业出来工作的时候,闹出很多与教师身份不符的事件,甚至与人打架,被称为“浪子”。当然,我们不一定要像朱永春老师那样“出格”,而他的这些有个性的行为体现他是一个真实的人,是一个敢作敢为的汉子。庆幸的是,他所在学校领导的宽容,让他能够继续在单位呆下去。而这样真实为自己而活的人,容易与事物取得很好的链接,当他专心投入到教学中去的时候,才显示出他在教育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天赋和睿智。

 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理行为,都不是从自己的感觉出发。相反,他们都迷失在外在的价值评价中。比如,学校每年评优秀和先进,很多教师都想争,充分体现了这种心理模式。

心理学家武志红认为,卓越的人和普通的人之间的差异,首先是心理评价机制的差异。卓越的人有一个内在的心理评价机制,普通的人有一个外在的心理评价机制。卓越的人从自己身上寻求答案,时刻倾听内心的声音,听从直觉的指挥。普通的人从别人的评价中寻找支撑,排斥或忽略自己内心的体验、感觉,做决定的时候,也容易迷失在慎密而摇摆的理性中。

朱永春之所以优秀,体现在他的内心的声音足够强大,他并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和外在的各种荣誉,他只注重的是自己的兴趣和感觉,该怎么工作就怎么工作,该去学习什么就去学习什么。他只在享受工作,只在享受生活。他物理教育专业毕业开始当教师至今,学习进修几乎从未间断过。他工作之余,把较多的时间花在了阅读和写作上。他拿到的文凭除了物理专业还有计算机专业、语文专业、英语专业,而且攻读英语教育硕士研究生。他还说对韩语产生兴趣,还准备攻读韩语专业。他所发表的论文也远远超过其他教师。

2006年之前,朱永春老师默默无闻在乡下的学校工作十几年,连学校的优秀班主任都从来没有评过,但他根本就不在乎,继续按照自己的感受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嘉兴市名师、德育学科带头人、嘉兴市十佳班主任、浙江省省春蚕奖获得者、浙江省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这所有的荣誉都是在2006年那一年几乎同时给予他。这多少有些讽刺的意味。

朱永春老师在教育方面确实出类拔萃,不仅成功转化了一批又一批的差生,他所取得的教学成绩令人惊叹,创造的奇迹简直是不可思议。他后来获得的各种荣誉是理所当然的,毕竟社会是公正的。

我记得微博上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朱永春老师建议我们要多读教育学、心理学。他自己不仅拿了四个专业文凭,而且还涉猎哲学、美学、人文等学科。他完全按照自己单纯的个人兴趣和自我感觉,孜孜不倦地获取各种文化知识。正是拥有文理贯通的知识结构和深厚的文化涵养,他的教育充满着高超的智慧,更是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朱永春老师成长的事迹告诉我们,勇敢做一个真实的人,尊重你自己的感觉,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做一个成为你自己的人。作为教师,我们的工作不是为了取悦别人,不是为了得到领导的认可,不是为了获取外在的评价,只为了不断完善自我,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你一生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成为你自己”,这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名言。以此,愿与大家一起努力。

2014年9月于佛山市三水区三水中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