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傍晚时分的旷世奇美

(2015-05-27 16:46:40)
标签:

旅游

摄影

图片

敦煌

鸣沙山月牙泉

分类: 行摄之旅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傍晚时分的旷世奇美 P1 鸣沙山的悠悠驼铃

 

                                              鸣沙山月牙泉:沙泉共生的旷世奇美

                                     文&图/山水行者

   敦煌城的四周均为无垠的沙漠、戈壁与荒原所裹挟,正因如此,敦煌所处的这片绿洲方才显得弥足珍贵。“敦,大也;煌,盛也。”行走敦煌,感悟这座丝路重镇宏阔而博大的襟怀,领略这座千年古城辉煌丰盛的文明。

   出敦煌城向西南方前行几公里,来到鸣沙山下。鸣沙山西接党河水库,东至莫高窟顶,东西起伏绵延四十余公里。傍晚时分日已西斜,阳光多了几分温煦与平适,慵懒地撒向大地,难耐的燥热在不知不觉间为宜人晚风所取代。在这里,我们让自己的灵魂与天地同在,让生命与自然浑然交融。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傍晚时分的旷世奇美

P2【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傍晚时分的旷世奇美
P3 骑行鸣沙山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傍晚时分的旷世奇美
P4 傍晚时分鸣沙山的光与影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傍晚时分的旷世奇美
P5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傍晚时分的旷世奇美
P6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傍晚时分的旷世奇美
P7 流畅的沙脊弧线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傍晚时分的旷世奇美
P8 夕阳中的光与影明与暗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傍晚时分的旷世奇美
P9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傍晚时分的旷世奇美
P10

 

   这里没有那些看惯了的斑斓缤纷与绚丽多彩,天与地的色泽虽稍显单调,但却渗透着久违的纯粹、真切与自然之美,少了几分浓艳、虚幻与矫揉,这一次崭新的体验触发了我的视觉神经,全然唤醒了我的审美意念,给予了我们一种之于美鲜活而灵动的解读,还原了我内心中之于美最原初的憧憬、最本真的定义。身处无垠的大漠之间,抬头仰望,却见广袤而邈远的天幕不染纤尘,蓝得静谧,蓝得安逸,蓝得澄澈,蓝得深邃。时而丝丝白云飘过苍穹,似缕缕轻纱,又如风吹仙袂、霓裳曼舞,尽显飘逸与圣洁。湛蓝天空之下,便是漫无边际的金黄。鸣沙山沙垄相衔,盘桓萦回,它的美即在于那一条条舒曼而流畅的沙脊弧线。灿烂的夕阳下,光与影在迂回起伏的沙丘上和谐地分割出明与暗,山脊线上款款前行的驼队幻化作天地相吻处的一道剪影,为纯净的色彩平添了几分立体感与生命感。四时不息、日夜不止的风,在平滑而轻柔的山坡上塑出一条条浅淡而平适的波痕。徜徉在沙丘之上,躬下身来,掬一捧温热的沙粒,细数其间的奥秘,你定会惊喜地发现,颗颗沙粒竟呈现出红、黄、白、绿、黑五色,不觉为鸣沙山微观之处所蕴藏着的斑斓色泽而扼腕称奇。把玩够了,就让细沙从自己的指缝之间流泻而下,倏然间,一捧细沙在悄无声息中随风飘飞……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傍晚时分的旷世奇美
P11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傍晚时分的旷世奇美
P12 环抱月牙泉的高大沙丘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傍晚时分的旷世奇美
P13 躬下身来,掬一捧温热的沙粒

 

    鸣沙山之奇,毋庸置疑,在于沙之鸣响。《旧唐书·地理志》中记载:“天气晴朗时,沙鸣闻于城内。”的确,晴好之时,鸣沙山会发生奇异的自鸣。鸣声时而浑厚,如林涛阵阵、潮起潮落,时而清脆,似燕声呢喃、雀语呖呖,引得人们无限遐思。而当人们从沙山上滑下时,静聆沙鸣初如丝竹管弦,继而钟磬合鸣,终至鼓声雷动。近听又如战马嘶鸣,远闻却似缥缈仙乐,伴着远处的悠悠驼铃,我的心早已深深沉醉于这自然的天籁之中。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傍晚时分的旷世奇美
P14 足迹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傍晚时分的旷世奇美
P15

 

 

   登上沙丘,俯瞰眼下是一空阔的深谷,定睛细看,映入眼帘的竟是潜卧于谷底的一泓清泉。泉形纤瘦,宛如一弯新月,故名“月牙泉”。月牙泉似一姣好女子楚楚动人的明眸,撩人心旌、动人心魄;又如一窈窕佳人饱含柔情的惊鸿一瞥,牵动着弱冠之年的少男心中的缱绻情意与缠绵幽思。无边无垠的昏黄之中,有如此清泉相伴,无疑是对曾经那些有幸路过此地的商旅、谪臣们的心灵莫大的慰藉。

   月牙泉的四周沙山环抱,然却“久雨不溢,久旱不涸”。清冽甘甜的泉水是自然之馈赠,尽显天地之神韵、造化之神奇。泉南岸的建筑群古朴典雅、错落有致,与月泉的明净相得益彰,亭台楼阁与婆娑树影相互掩映。白杨、胡杨、左公柳……那片片葱茏绿意沁人心脾。无风时,泉水娴静澄碧,似明镜一般将湛蓝天幕、金黄沙丘、芳草茂树、亭台楼阁纤毫不差地倒映下来。这种美,让人不忍探视,生怕自己打搅了这一派绝假纯真的宁谧,而当微风拂来,水中的丛丛苇草随风摇曳,水面阵阵漪澜轻漾着温婉与灵秀。四时流转间,鸣沙山守望着月牙泉,月牙泉偎依着鸣沙山,它们似永恒的伴侣,注定要在大漠深处的凌厉朔风与漫漫尘烟之中厮守万千春秋。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傍晚时分的旷世奇美

P16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傍晚时分的旷世奇美
 P17 泉南岸的建筑群古朴典雅、错落有致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傍晚时分的旷世奇美
P18 北国的雄浑苍凉、南国的温婉灵秀交融于此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傍晚时分的旷世奇美
P19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傍晚时分的旷世奇美
P20 月泉倒影 如梦似幻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傍晚时分的旷世奇美
P21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傍晚时分的旷世奇美
P22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傍晚时分的旷世奇美
P23 微型“天空之镜”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傍晚时分的旷世奇美
P24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傍晚时分的旷世奇美
P25 金黄色的沙丘 金黄色的湖面

 

 

   《敦熄杂钞》中对鸣沙山、月牙泉有这样的记载:“沙夹风而飞响,泉映月而无尘。终古光昔音,仙灵异境,来游者留连不能去。”而我想,倘若鸣沙山的怀抱中没有了这一泓清泉,枯寂与苍莽的昏黄就会成为这里唯一的存在,也定会使这里与西北那茫茫大漠戈壁无异;假使月牙泉诞生于江南水乡某清雅镇邑间的街市旁,抑或是落脚在了楠溪江畔、雁荡山间,那么,它原本的绝世风韵将会在清丽与温润的大背景与大氛围中显得黯然失色,从它身旁经过的路人只会不约而同地匆匆走过,鲜有驻足流连者。而上天的精巧安排,使沙水合一、沙泉共生,予人以极强的视觉反差与心灵震撼,给每一个来到这里的游者的内心留下不可磨灭的深刻记忆。沙泉共生的美,无疑是一种人生哲学的生态意象,它的美,在于均衡,在于调和——北国的雄浑苍凉、南国的清新明丽于此地汇聚,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儒家文化强调“中庸”,在我看来,“中庸”绝非平庸,其精髓乃平衡适中。世间万物皆以形形色色的不同状态呈现着,而唯有平衡方能稳固,也唯有适中方显和谐。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傍晚时分的旷世奇美
P26 日落后的鸣沙山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傍晚时分的旷世奇美
P27 沙泉共生,尽显天地之神韵,造化之神奇

 

   登上月泉东边的一座沙丘,在这里我可以静静地守候鸣沙山的日落。天边的云霞被夕晖映染成炫目的火红,西斜的红日随着时间的流逝缓缓坠入沙山,直至最后一抹余晖从山后隐没,天色逐渐暗淡。月泉横卧于沙山的怀抱,伴着夜空中闪烁的星辉安然入梦。

 

 

背景音乐:李志辉 《清音玉露月牙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