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摄影师绪润
摄影师绪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099
  • 关注人气:1,0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掖】西北风格丹霞的苍凉与彪悍

(2015-05-01 13:13:08)
标签:

旅游

图片

张掖丹霞

摄影

行走河西走廊

分类: 行摄之旅

 

【张掖】西北风格丹霞的苍凉与彪悍
P1

【张掖】西北风格丹霞的苍凉与彪悍
P2

张掖丹霞地貌景观区是国家级地质公园,地处祁连山北麓,

东距张掖39—56公里,海拔高度2000一3800米,面积约510多平方公里。

景观区主要包括冰沟景区和彩色丘陵景区两大景观区。

本组图片拍摄于临泽县倪家营乡彩色丘陵景区。

张掖丹霞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景观之一,

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

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张掖】西北风格丹霞的苍凉与彪悍
P3
【张掖】西北风格丹霞的苍凉与彪悍
P4

凸凹的山体与彩色丘陵形成了不同的形状和颜色,

只突出黄土特有的颜色和白灰色,宛如新鲜的扇贝壳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
【张掖】西北风格丹霞的苍凉与彪悍
P5
【张掖】西北风格丹霞的苍凉与彪悍
P6
【张掖】西北风格丹霞的苍凉与彪悍
P7

此景称为“众僧拜佛”。

映入眼帘的众僧都是跪拜的,虔诚的僧侣匍匐向地,远处的山体好似一尊侧躺的卧佛。

【张掖】西北风格丹霞的苍凉与彪悍
P9
【张掖】西北风格丹霞的苍凉与彪悍
P10
【张掖】西北风格丹霞的苍凉与彪悍
P11

色彩斑斓,光怪陆离。

红似火,黄似金,灰似钢,彰显着北派丹霞的苍凉与剽悍。
【张掖】西北风格丹霞的苍凉与彪悍
P12
【张掖】西北风格丹霞的苍凉与彪悍
P13

七彩屏宛若一面宽阔的屏障,满屏红遍。

颜色深深浅浅分布不均,一个色带代表了一个地质时期。
【张掖】西北风格丹霞的苍凉与彪悍
P14

【张掖】西北风格丹霞的苍凉与彪悍
P15
【张掖】西北风格丹霞的苍凉与彪悍
P16
【张掖】西北风格丹霞的苍凉与彪悍
P17

【张掖】西北风格丹霞的苍凉与彪悍
P18
【张掖】西北风格丹霞的苍凉与彪悍
P19
【张掖】西北风格丹霞的苍凉与彪悍
P20
【张掖】西北风格丹霞的苍凉与彪悍
P21
【张掖】西北风格丹霞的苍凉与彪悍
P22

色彩艳丽,色带清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叹服。

【张掖】西北风格丹霞的苍凉与彪悍

P23

【张掖】西北风格丹霞的苍凉与彪悍

P24
【张掖】西北风格丹霞的苍凉与彪悍
P25

碧蓝的天空,火红的大地,星星点点的丛丛绿色......

这是各种绚烂的色彩的协奏,震撼心灵,而又摄人心魄。

 

 

丝路撷珍

——“行走河西走廊”系列开篇文


 文/山水行者

 

丝路重镇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是甘肃最初的雏形,亦是“甘肃”之名的由来。西汉武帝时期,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从而开辟了中原地区与西域之间进行商贸往来、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丝绸之路。丝路的形成与畅通,很好地促进了河西走廊一带手工业、农牧业、商业的发展与繁荣。据史料记载,西汉时期,河西曾出现“民庶殷富”、“仓廪丰足”、“牛马布野”的兴盛景象。到了盛唐时期,丝路使臣络绎、僧侣往来、商旅辐辏,这一时期河西地区文化空前繁荣,其国际贸易地位日益凸显并逐渐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彼时的甘肃“林草茂密,羊群塞道”,甚而至于流传有“天下富庶无出陇右者”的说法。其实,不必说这些,单是拥有“三皇”之首伏羲氏的诞生地天水以及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盛宴,甘肃的人文宝库就已十分富足了,天水也毋庸置疑,成为了传说之中华夏文明的肇启之地。

然而,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唐中央政府借调西北戎军平叛,致使河西一带军备空虚,吐蕃遂乘虚而入,占领河西地区数十年之久。自此至五代、宋、元,该地战事频仍,一次又一次血与火的荡涤,使兵燹成为这里唯一的孑遗,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难觅喘息与发展的良好机遇。再加上之后的明清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整体性东移,以及海上交通贸易的不断发展,甘肃河西地区在不经意间徐徐淡出历史舞台,而丝路的鼎盛岁月亦随之悄然谢幕。千百年来一条丝路的风云变迁、沧海桑田,在某种意义上见证着中国古代史的兴衰荣辱。回望这段漫长历史,我们不禁感慨良多。

古老的丝绸之路已然成为尘封的历史,如今发达而便捷的通讯与交通方式,使我们与曾经遥远的天涯转瞬之间化作咫尺之隔。纵使丝路的现实功用不复存在,它却早已冲破时空的藩篱,幻化为一个意蕴丰富的永恒象征:让人们联想到霍去病、张骞、班超、玄奘;联想到秦时明月汉时关;联想到大漠深处的悠悠驼铃、孤烟落日;联想到万国来朝的盛唐气象;联想到阒寂空旷的黑暗里、砭人肌骨的寒风中的孤立帐幕,惨白冷冽的月之清辉的映照下沙地上那一串串深陷的足迹和那隐伏于沙窝中的洁白骸骨;联想到那些历尽磨难,始终葆有着一贯的坚定,固守着自己原初的信仰,然却最终在残酷的自然面前束手无策、被迫屈从,皈附于大地的怅惘孤魂。它们共同绘就了一幅人类文明最为恢宏的时空长卷,谱写了一首华夏历史最为慷慨的悲壮史诗,记载着一段不可抹去的璀璨辉煌的历史,昭示着一个偌大国度外交事业艰辛曲折的历程,述说着文明之间相互接触、碰撞、征服、感召与交流中的悲怆与崇高。

千百年后的今天,当历史的尘埃落定之时,让我们一同踏上丝绸故道,穿越河西走廊,看岁月的巨轮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凹凸烙印,在一座座洗尽铅华、看似荒凉的废墟遗迹间窥探其昔日的容颜,回望河西的历史与传奇。第一站,我们先来到甘州张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