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图片旅游大理洱海双廊小普陀 |
分类: 行摄之旅 |
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南北长42.58公里,东西最大宽度9.0公里,总面积256.5平方公里。
近几年,随着外来移民的进入和当地政府旅游开发的推进,
原本位于苍山洱海间海西地区的“传统大理”概念,逐渐被环绕洱海的“新大理”所取代。
洱海湖岸线长130公里,从大理古城所在的大理镇出发顺时针环游,可经过
银桥、湾桥、喜洲、上关、双廊、挖色、海东以及大理市区所在的下关8个镇。
P2
来到大理的第一天下午,我们来到了洱海海西喜洲古镇东北的白族渔村,沙村。
P3
无风时,洱海娴静澄明,海面波平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下的苍山十八峰。
P4
P5
海西的渔村还没有像洱海对岸的双廊那样成为众多旅游者和环境移民所瞩目的“世外桃源”,
但这似乎也成为了它们幸运的地方,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在这里并没有过多的商业开发和外来干扰,
远离了喧嚣与浮华,这里保有着最初的平和与宁谧,人们的生活显得更加安逸、清淡、从容。
P6
在沙村,我们可以乘手划小舟荡舟洱海,领略那里独特的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鱼鹰捕鱼技巧。
P7
鱼鹰,学名鸬鹚,是一种非常善于潜水捕鱼的鸟类,我国驯化鱼鹰的历史很悠久。
P8
P9
真是太厉害了,刚钻下水不久,两只鱼鹰便捕获了一条大鱼。
P10
P11
在沙村,我们可以与鱼鹰亲密接触,聆听白族鱼鹰世家的传奇故事。
我们从白族大叔那儿买上了一条刚刚被鱼鹰捕获的肥美青鱼,他告诉我们岸上有村民可以为我们加工。
P14
P15
我们把青鱼送到这里加工,迫不及待地要品尝最新鲜的洱海“海”鲜。
P16
P17
不一会儿,我们就可以开始大快朵颐了。
第一次吃到如此鲜美的鱼,从鱼鹰捕获上来到端上餐桌只用了20分钟的时间。
要是还不够过瘾,这里还有很多洱海海味可满足我们味蕾的渴望。
P21
P22
岸边的水面,倒映着早春的枯树、蓝天白云,
一阵微风拂面而过,水面上泛起漪澜,恍若一幅意境悠远、现实与梦幻交织的油画。
P26
离开沙村后,我们又前往了附近的喜洲古镇。
第一日在大理的我们,真可谓享受了视觉、听觉、味觉多种感官的丰富体验。
P27
大理的日出比较晚,第二日早上八九点钟,
伴着东方的晨光,我们再度从古城出发,顺时针环游洱海。
P28
P29
过了上关镇不久,我们便来到了洱海东岸,
此时此地正是观赏苍山洱海的绝佳机会,只是当天的透明度不是很好,有些遗憾。
P30
P31
苍山与洱海间的大理,“雪与花争妍,山与水竞奇”。
苍山守望着广袤的洱海,洱海依偎着巍峨的苍山。
P32
P33
P34
P35
P36
双廊原本是洱海东岸的一处小渔村,但近几年发展极为迅速。
我从双廊镇东的高处俯拍了双廊今日的全貌,可以明显的看出,
鳞次栉比的房屋将沿海的土地几乎占满,海边都是各种各样的别墅、酒店和客栈,很难寻得空地。
而且,更多的客栈和酒店正在兴建之中,双廊俨然从一个小渔村变作了一片大工地。
P37
双廊位于洱海东岸,是观赏苍山洱海和洱海日落的绝佳地。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再加上大理政府的开发政策和杨丽萍为她的故乡带来的名人效应,
旅游、商业、房地产的蓬勃发展给这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改变了洱海西富东贫的固有格局。
与此同时,这一切也给双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喧嚣、浮躁与繁忙,
当地白族人尤其是年轻人们的生活状态被彻底改变,对历史风俗与民间信仰的情感却逐渐走向淡漠。
经纬着双廊古镇的那一条条“鱼骨形”街道上,每逢旺季都拥挤着熙熙攘攘的人潮,可谓是车多人多。
外来人的瞬间涌入打破了老人们辈辈守护着的安静与清淡的生活,
曾经那一个令人向往的诗意栖居地和平平常常间的一个个过往的故事,成为了老人们心中永恒的记忆与怀想。
这些年幼的孩子,并不了解他的故乡这几年发生的一切。
P44
P45
P46
沿着通往洱海的小巷,走到尽头却仍看不到开阔的洱海。
在挖色镇的小普陀,洱海边,我们邂逅了红嘴鸥。
P49
P50
P51
P52
拍摄地点:云南 大理白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