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逸投资笔记4--是坚持不动还是随需而动?
(2013-09-15 23:13:08)分类: 个人原创 |
潇逸 2013年9月15日
几年前看过新浪名博凯恩斯的博客,曾经还买过他写的技术书籍双线制胜法,然而昨天看了他接受北京电视台的专访,真是令我非常惊讶!几年没有太看他的博,他竟然从一个技术派的高手转变为了持有不动的成长股长期投资者,拿最近特别流行的说法叫做“赚市场钱的”完全变成了“赚企业钱的”,以前在07年牛市时他用自创的涨停板战法,一天买10只股票,能抓住7支涨停,后来说08年还是被套亏损,这个不知是否属实,但一定是在交易上是吃了大亏,否则也不可能做出这么大的转变,并且自己否认了当时总结的技术方法也建议投资者不要再去看他之前的书籍,除了大盘指数,他已经不再使用技术指标。现在他是从3年前在熊市时长线持有了汤臣倍健和碧水源两只股,获得了一定的收益,我看了他的采访视频总结了几条他的转换理由:技术指标一招鲜脱离了基本面的安全体系,赌注越下越大,最后遭遇一次失败抹杀了之前大部分的成功所得;价值选股结合技术操作的价值投机则容易成为“放牛娃”,容易放跑长线大牛,不能享受丰厚利润;现在其认为只有顺应周期、产业发展前景,企业基本素质和业绩持续的发展才能真正享受股市的巨额回报,并且也只有对企业心中有把握,才能够真正做到客服贪婪与恐惧,做到长线持股享受巨额回报。
对于我来说,长线持续持有卓越的公司一定是坚决追求的目标,并且在省广的持有上也获得实质的回报,然而目前的我还是没有完全放弃一些买卖操作,做到所有的资金均买入后不动,只做持续跟踪企业业绩“赚企业钱的人”,这里自我剖析下对应的原因和一点反思:
2、试图回避所谓的明显的市场和板块风险,比如当前所谓的创业板高估值回调风险,医药反腐的风险,(实际上只要所选的企业的成长性是持续增长的,并且是可以穿越周期的好标的,在60以内的PE都是可以考虑持股的,业绩的持续增长能降低PE估值,即使是遭遇了阶段性的回调也同样能快速涨回);
3、个人有一个大约10支的自选股,都是优秀的公司,位于不同的行业,在他们之间做轮动,从趋势差的转到趋势好的,从估值高的转到估值低的上面,从冷门的板块个股转移到热门的板块个股上来,我似乎在做与市场比聪明的事情;
目前有一半的资金是坚决的持有省广和其他两个标的,只关注他的业绩持续成长性,只以此为持有和卖出依据;另外的一半资金,严格只在这几只自选股范围内根据大盘、板块、趋势等做些轮动,看看接下来半年或明年底情况是如何的,有些事情和道理虽然知道了,但不经历实战的对比是无法深刻体会的,只有实践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体系与方法。
如果您希望持续关注我的自选股调研情况,或者对成长股投资感兴趣,志同方能道合,欢迎关注我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