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1-05-07 21:24:06)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文件 |
第九册数学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值的和富有挑战性的。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更多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例如,“三峡工程”展现了祖国建设的新面貌,让学生领略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以威海市环保建设情况为线索,除学习统计知识外,还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的内容。
4.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学会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的目标之一。本册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更加重视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例如,在“水产养殖场——多边形的面积”单元的学习中,把平移、旋转等思想方法与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了探索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思路,渗透了等积转化的思想;又如在“三峡工程——小数乘除法”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在把小数乘除法转化为整数乘除法的过程中也渗透了转化的思想。在“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统计”单元的学习中,无论是探索部分还是练习部分,都渗透了“推断”和“预测”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小数四则运算及}昆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能根据“四舍五入法”求积、商的近似值;认识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能够运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实例,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以内的2、3、5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
4.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利用方格纸和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其面积;了解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5.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根据给出的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通过观察,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对称、平移与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6.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会用折线统
计图来表示数据;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或者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能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7.在综合应用中,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8.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步骤与方法。
9.在探索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
10.在探索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和解简易方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等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
11.在探索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操作、验证的过程,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12.在学习有关因数与倍数知识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类比、猜测和归纳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13.结合具体情境,在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分析和判断能力。
14.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提出并解决用小数计算、解答的问题。培养估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15.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用方程解决的问题,发展问题意识。
16.在探索、交流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17.能综合应用多边形面积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18.在学习有关因数与倍数知识的过程中,初步掌握猜想、比较、归纳等方法。
19.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积累与同
伴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20.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21.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2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教学重难点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小数四则运算及}昆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能根据“四舍五入法”求积、商的近似值;认识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能够运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实例,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以内的2、3、5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
4.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利用方格纸和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其面积;了解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5.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根据给出的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通过观察,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对称、平移与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6.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会用折线统
计图来表示数据;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或者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能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7.在综合应用中,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8.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步骤与方法。
9.在探索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
10.在探索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和解简易方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等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
11.在探索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操作、验证的过程,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12.在学习有关因数与倍数知识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类比、猜测和归纳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13.结合具体情境,在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分析和判断能力。
教学措施
1.联系实际加强概念教学,融知识的理解于体验之中。
历找因数的个数、分类的过程,在学生对质数、合数的内涵有了较为深刻的体验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归纳结论、形成概念。
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