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DAS遥感数据预处理流程(转)
(2011-11-20 00:40:33)
标签:
erdas杂谈 |
分类: ARCgis |
1、TIFF数据转换成img格式
(1) 打开TIFF图像(本人使用的是AVHRR的1A5格式转换后的RAW文件进行转换);
打开viewer窗口,File——Open——Raster Layer,出现文件选择对话框,文件类型选择TIFF(RAW)。
(2)
File——Save——Top layer As,出现文件保存对话框,选择保存路径,点击OK。
2、TM数据转换成img格式
(1)
(2)
(3)
(4)
(5)
3、ETM数据转换成img格式
方法同TM 数据转换方法 (注意:ETM原数据的6波段与TM不同)
4、Asar数据转换成img格式
(1)
File——Open External File——Envisat——Asar
(2)
File——Save File As——Erdas (.lan)File
(3)
方法同Generic Binary Data输出成img格式(参数设置不同,全部设置采用默认)
二、
在Erdas图标面板菜单条单击Main——Image Interpreter——Utilities——Layer Stack,出现 Layer Selection and Stackimg对话框.
(1)
(2)
(3)
(4)
(5)
(6)
(7)
三、
第一步:显示图像文件(Display Image Files)
(8)
(9)
第二步:启动几何校正模块(Geometric Correction Tool)
(5) 定义投影参数
(6) 打开GCP Tool Reference Setup对话框
第三步:启动控制点工具(Start GCP Tools )
(1) 在GCP Toots Reference Setup对话框中选择采点模式,选择视窗采点模式:Existing Viewer
(2) OK(关闭GCP Tools Reference Setup对话框)
(3) 打开Viewer Selection Institutions指示器
(4) 在显示作为地理参考图像的Viewer #2中点击左键
(5) 打开Reference Map Information提示框 (显示参考图像的投影信息)
(6) OK(关闭Reference Map Information提示框)
第四步:采集控制点(数量至少16)
第五步:图像重采样过程(Process of Image Resample )
首先,在Geo Correction Tools对话框中选择Image Resample图标,打开Image Resample(图像重采样)对话框,在Image Resample对话框中,定义重采样参数:
(1)
(2)
(3)
(4)
(5)
(6)
(7)
四、
ERDAS图标面板工具条:点击Data Prep图标——打开Data Preparation菜单——选择Mosaic Images——打开Mosaic Tool视窗
第一步:加载Mosaic图像(Add Images for Mosaic)
Mosaic Tool视窗菜单条:Edit——Add Images——打开Add Images for Mosaic对话框
在Add Images for Mosaic对话框中,需要设置以下参数:
——拼接图像文件(Image File Name)
——图像拼接区域(Image Area Option)- Compute Active Area (edge)
——Add(图像被加载到Mosaic视窗中)
——同样的过程加载
——Close(关闭Add Images for Mosaic对话框)
PS:个人感言--几何校正
在ENVI中本人使用的是quickbird影像,首先对其进行了投影转换
在ENVI中打开IMG影像 map->convert map projection将坐标系转换为bjcity转换完成后进行镶嵌(共四景)basic tools->mosaicking->georeferenced。但是问题出来了,拼接的地方中间有空隙,应该是由于投影转换的原因,并且转换时没有忽略零值。然后重新弄了一次:首先进行镶嵌(选择忽略零值),镶完了中间果然缝隙没有了。而后进行了投影转换,转了我三个小时慢死了。。。
转换后做几何校正。采用的参考影像是航片,
对比ERDAS的几何校正,我还是更喜欢ERDAS的方法,可以随意放大,ENVI好像不行。。反正我不会用起来也不是很顺手,也许以后就习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