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疏筋壮骨功”是一套提高骨骼、肌肉系统机能和预防治疗颈、肩、腰、腿痛,筋力哀弱,不能屈伸,肌肉失养,逐渐消瘦,腰背酸楚,骨弱无力等运动系统疾病的经络导引动功。近几年来,用“疏筋壮骨功”为保健气功治疗手段,对208例患有不同程度颈、肩、腰、腿痛的病人,做了疗效观察,证明有明显效果。
疏筋壮骨功的特点:
1.动作舒松幅度宜大。在练习“疏筋壮骨功”时,要求每个动作,包括每个动作的每一拍,都应舒展大方,不僵不拘,使参加该动作的关节活动范围尽可能的增大,肌肉尽可能的舒展,以求松解粘连,渭利关节之效。
2.松紧结合缓慢用力。“松”就是指全身各部高度放松,“紧”就是指练习“疏筋壮骨功”时适当用力,而且要求缓慢进行。“松紧结合,是“疏筋壮骨功”的显著特点之一。疏筋牡骨功”要求松紧结合,“紧”寓其中,松紧各半。它有助于解除肌肉软组织的粘连,滑利关节,减少疼痛;有助于锻炼身体的建弱环节,增强体质,减少急性损伤;有助于畅通平衡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及足阳明胃经等,从而防治腰背酸楚,骨弱无力,肌肉消瘦,筋骨衰弱等病症。
3.意随形变意绵形坚。练习"疏筋壮骨功”要求动作(形)有力,意念绵绵,姿势不同,守穴各异。如:第一式“颈项争力”意守大椎穴(属督脉亢第七颈椎棘突下);第二式“脑后推碑”意守肩井八(属足少阳胆经穴,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天命之前,肩部最高点);第三式“犀牛望月”、第四式‘躬身掸靴”章守命门(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第五式“仙鹤揉膝”意守鹤顶(属奇穴,在髌骨上缘凹陷处)”第六式“双龙戏水。意守涌泉(属足少阴肾经八,在足底心,当屈足卷趾时呈现凹陷处);第七式“凤凰旋窝”,第八式“金鸡报晓”意守丹田(脐下1.5寸,气海穴附近)。
这是因为做不同的动作.有不同曲疗效,意守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作用。如:“颈项争力”这个动作,主要是防治颈项部疾病的,故意守大椎亢;“脑后推碑”这个动作,主要是防治肩、肘、腕等部疾病的,故意守肩井穴。
4.着重转体尤重躬身。大幅度的转体和躬身,是“疏筋壮骨功”的突出特点。如:“脑后推碑”,“犀牛望月”,“双龙戏水”,“凤凰旋窝”都属于转体动作。一般说来,转体越充分,疗效就越好。“躬身掸靴”属于躬身性动作,一般说来,躬身越充分,作用就越大。圭宣功法八个姿势中,有五个姿势强调转体和躬身,可见转体和躬身之重要。“着重转体,尤重躬身”的特点,除了能有效地分解粘连的软组织,增强身体中薄弱环节的力量,舒松僵硬的关节、肌肉外,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还有助于畅通督脉和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从而起到固肾健腰,舒肝养筋,健脾营肌的作用。
5.强调蹲起更重膝旋。膝关节的蹲起和旋转,是“疏筋壮骨功”的主要部分.也是防治胯、膝、踝损伤的重要功段。经常做此练习,可以加强对足三阴经原穴的刺激,开启内气正常运行,取得防治胯痛、膝痛、踝肿的疗效。
第一式:颈项争力。
两脚并立.身体中正,两手插腰,大拇指在后,拇指腹按在肾俞穴上(属足太阳膀恍经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其余四指按压于腹侧;眼平视前方。(图一)

第一个八拍:1、随着吸气,提肛调挡;两脚不动,头向左转至最大限度后,下颇再向左侧探伸;同时,两手放松;眼看左侧。(图二)

2、随着呼气,松腹松肛;两脚不动,将头向右转正,两拇指腹同时按点肾俞穴,还原成预备势;眼平视前方。3—4同1,2,唯头向右转做动作。
5、(吸气或自然呼吸)提肛调挡;将头慢慢低垂至最大限度,下颏触及胸骨后,再往下探伸;同时,两手放松;眼看大地。
6、(呼气或自然呼吸)松腹松肛;将头慢慢抬起,两抱指腹同时按点肾俞穴,还原成预备势。
7、随着吸气,提肛调挡;将头缓缓向后仰至最大限度后,下颏再向上伸拉;同时,两手放松;仰面观天。
8、随着呼气,松腹松肛;头缓缓复正,两拇指腹同时按点肾俞穴,还原成预备势。(图三)

第二个八拍与第一个八拍动作相同。第三个八拍从头低垂起,做顺时针方向(头先向右)绕环,每四拍绕转一周,绕转时好象有绳子向外牵拉头顶百会八(属督脉穴,在头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叉点)—般。第四个八拍同第三个八拍,唯头部做逆时针方向绕环。(图三)
练功次数:①共做四个8拍,第四个8拍的第8拍,两手握拳抱于腰侧,掌心向上,中冲点劳官。①可做两个8拍。其做法是:第一个8拍同前;第二个8拍之前4拍,由右向左旋转一周;后4拍,由左向右旋转—周。(图三)
要点提示:1.转头、低头、仰头和绕转头部时,上体要正直,做到转头不转体。2.整个动作颈部要放松,两肩要下沉,五趾抓地。3.意守大椎穴。如果呼气按点肾俞与动作不好配合时,可两手拇指腹一直点按肾俞不动。5.头部绕转两周后,要将头竖直,再从头部低垂开始向相反方向绕转头部两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