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的“节操”
(2024-12-24 16:19:18)
标签:
文化 |
陌生的“节操”
“节操”这个词,已经很陌生了,以往不知用多了还是本来就不触及故而不用,现如今则是几乎不用。好像前面有法,四周是自由因之“节操”便成为了文物,我捡起了“节操”,还特地在网上查了一下它的准确解读,以为它足够真实也足够贴切,人的社会怎么可能没有这个词呢?
“四娃非亲生”的案子并不是以重婚罪而诉的,如此事实上的“婚姻”怎么就可以判决以离婚、补偿受害人而了结呢?上海某中学那个女教师与16岁高中生的事,却成了女教师告其丈夫侵犯隐私权。此两女不仅自己振振有词,甚至还得到了一些人(其中不少还是女性)的“援助”。如果不从法的角度论述,难道就要随着时间的消弭而不了了之吗?那么,社会的走向又会是什么呢?
“节操”不是横空出世的,它至少属于我们多少代人的沉淀而来的,它历练出的人性与行为紧密的粘合成一体,甚至不受社会形态所左右。当今之社会自由度达已经达到一个较高位,思想的自由及至支配行动的自我,完全不会受制于法律的号令。无限大到天地不容的地步,正如此,不仅有此两女的桀骜不驯,还有鼓噪者们的跃跃欲试,这难道不是事实吗?!不仅如此,有谁见到了此两女的人性悔意?“四娃非亲生”之女的嚣张言语,女教师的恶人先告状,把女性的最后的尊严拔了一个精光,同她们讲“节操”真是羞辱了“节操”这个词,她们不配,特别是那个女教师。
多元的社会没什么不好,但如若凡事无度、无限,让“节操”继续冰冷下去,那么,这个社会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发展趋势呢?我们的文化又会成为了什么样子的呢?
2024年12月24日16时1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