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给自己的一封信

(2024-12-06 18:50:51)
标签:

情感

写给自己的一封信

某某:

我好!昨天(5日)突然想到了书信,该有多少年没有写过信了。想来,自己的写信还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初上大学给父母的家书,后来是给同学(不知为什么没有给老师)。直到九十年代中期结束于给业务上的乡镇人员。个人书信的高峰期在八十年代初中期,主要是同学,有着初入社会的诸多不习惯,确切说是“看不惯”,犹如“怨妇”、犹如“愤青”、犹如“古董”。

曾经读过《傅雷家书》,感觉到了家的样子及至社会。不过当代社会及至家庭完全不是《傅雷家书》里的那个样子了。同样,也早没了书信踪迹,当代不仅有通讯的便利,还有视频的面对面。如此简单不仅要问还会有思想吗?还是加速了思想的旋转升值为新的理念,将人类推向更高一级的自由、自在呢?

人类何时用上了书信的沟通方式?不知,何时到达书信的高峰,即对促进人类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亦不知。就个人而言,书信确实伴着自己成为自己的样子,凡而固执,在纷繁的变迁中迷失着自己,于今却又陷入时下都不再过问的书信之中。如果书信是为人的岁月不可或缺,那么,早已经取代了她的现代通讯方式(很难准确的用一部手机来说明),能够记录下怎样的岁月而让后来者不再心心念念,同样,也不再回味历史,只是过好当下,仅此而已。

搬了几次住所,书信还在保存,她们早已经没有了笔墨的味道。而至今也没有付之一炬的想法,想来书信内容也不过是一些家长里短,我该是笑着看她们,还是自顾自炫耀一番呢?

已经消失的书信,不会再回到人世间,那么,我们还有想念她们的理由吗?后辈们会怎样评估书信在人类长河中的作用呢?抑或仅仅把她们当成人类发展阶段上的幼稚呢?

其实,自己还是老了,老了的人总会想着从前,比如书信。今天的“写给自己的一封信”挺可笑的,用现代的通讯方式不可以理解为另一种书信往来吗?如是真好。

给自己敬个礼。

2024年12月6日18点35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24新词连连
后一篇:11年与2千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