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回避的与主动关注的
(2024-10-24 17:26:04)
标签:
文化 |
无法回避的与主动关注的
近些日子以来“无法回避的与主动关注的”相互叠加,挥之不去,甚或产生身心异样。本想絮叨,又怕打扰他人的安宁,只好自己同自己拧巴着。当然,这一切亦都是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评说的实在。
自身没有可炫耀的,除去没有任何不适的阅读,其它的个人活动或多或少地在拉扯,如健身需要消耗体能,家务的整理很费事。老人的家与自己所理解的家不是一个概念,稍有不周就会被指责为不孝。隔代小孙完全不是自己小时候的环境,时常被打断“引导线”,光荣与梦想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同辈家人们的认知不是与时俱进同顽固不化的碰撞,就是不同环境成长至今的千差万别而形成的南辕北辙。
所有的遗留问题都被“不予受理”,最好的理由就是傻子都会说的走司法程序,而司法程序就一定会是人性光泽的矫正吗?国有企业的工作者最终不是反目成仇,就是老死不相往来,这该是我们社会的样子吗?还是人性本就如此呢?
最关注的是教育,随着更实际的零距离接触对其的担忧加剧,简单说今不如昔不对,那怎么说、怎么改才对呢?
医疗出台了不少措施,而有的属于“出发点”上的问题,如新近广而告之的“罕见病”用药,被更多的纳入医保,如果“罕见病”的比例不大,为什么不可以病者本身就是全免用药和治疗呢?
司法充当着社会的台柱,它太需要“擦拭”了,作为被迫的诉讼人,实在感觉法官是在工作,自己个人却是在寻找人性,如此胜负已定。
居然有更多天数的不开电视机了,不是因为手机的功能之多的缘故,也不是没有时间,而是因为没有什么希望看到的内容。最中意的和打开电视机必看的体育台,也随着过于职业化和体育新闻居然也插播没完没了的广告而拒绝再看。故而不开电视机成了最好的选择。
熟人们也渐行渐远,在重新定义同学的含义,似乎从来没有过无话不谈的朋友。比如两个月前打赢的一个案子和刚刚被驳回的另一个案子,突然感到没有倾诉的人了。不以为这是坏事,可能自己又“长大”了一节吧。
个人不仅有阅读,有健身,还有每天两个多小时的记录,纪实孩子、也写录自己的所思所想,还有也会时常被屏蔽的文章,它们相加总有一千多万字了,很有信心整理一番,以不负自己的岁月。
2024年10月24日17时2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