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五十载
(2023-08-02 17:11:05)
标签:
情感 |
日记五十载
那是在中学老师多次“教唆”下动手写下第一篇日记的,1973年12月的某一天开始的。期后的几年还称不上日记,确切说叫纪实。至今想感谢那位老师,找寻到现在只知她的大概所在的城市。
去年有个大概的整理,有200多本,大约八百多万字。还会更细化的整理,不仅仅为了一个实际的数字,还想有个集中的概括:《盲路——日记体感言》。
没有系统学习过日记的写作教材,有着“流水账”的气息,会想来又有很大的缺陷,比如越到忙的时日,同时,感慨也喷涌的时候,也越没有时间来记述,致使更精彩之处无处记载。又比如最重要的年份的日记意外丢失,尽管那本日记上有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却因为贪财人(某个中午蹬车路过铁路时,夹在后座的包颠掉,内有钱包——不多的钱和日记本)并没有因此良心发现,这本日记恰好说明一个忙和一个感触点最真实而深入的时候(多是出访多国的感想)。这会影响到《盲路——日记体感言》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不过好在还有要求上交的出国考察的总结报告部分的留存。
日记五十载,更多的是自己的“伴侣”,她总在那里静静的等待,大怒的时候,她也会等待自己的发泄,甚至把钢笔尖戳坏,她总不离不弃。她也总被自己随身携带。早期的出国纪律也要求不要携带手写的什么本子,自己也还是“违纪”带上了。故而后期的日记会天天不拉。偶尔也有醉酒隔天醒来的时刻,会赶紧追记上。
日记五十载,至今仍有一天可以饮食不进,但日记必须要写。真真成为自己的一天中的不可或缺。当然,也还会写下去,直到写不动的时候为止。
达到千万字,并不是什么难事,只是感悟世间万物不是少了,而是更多了,不是看破了红尘而麻木,而是越来越看不懂而记在本子里以求证。
日记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无从解答,也无从告诉自己。只不过在七年前又开启了给孙子的单独的日记,达到他上初二时的“百万字日记(现在已经在记第12本,已经80多万字)”,同时,有机会就开导孙子自己写日记,先从写纪实开始,他的回答是如果老师要求他就会写,这个条件也许并不过分。
自己坚持用手写日记,而不用电脑,以为这是一种传承,尽管不知这个传承是否有价值。
日记五十载,很远也很近,有了她过去的可见,今天的更真实。日记,会是自己一生不离不弃的主,并且还会不离不弃下去。
2023年8月2日16时5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