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单就国羽的报道谈几点意见

(2023-07-23 09:57:02)
标签:

体育

单就国羽的报道谈几点意见

——《羽球岁月独白》年度第11

实在不满意对国羽参加国际比赛的报道,甚至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故谈几点意见:

第一,所有体育报道(当然有国羽)其目的是什么?个人以为是欣赏、是专业与大众健身的结合。而现在的报道明目张胆的说此次赛事“奖金多少、多少万美元”,这同大众有关系吗?大众关心奖金干什么呢?要把大众带到何方呢?须知体育是大众共性的“行业”而不是专业体育人的什么“奖金”问题,国际上的羽球公开赛已经充斥了这样报道的“铜臭味儿”,那么大众还看什么呢?

第二,用词的陈旧化,什么“血洗”、“血仇”、“复仇”,“惨败”、“被虐”等等不一而足,大众就是在欣赏一次比赛,至于场上运动员,分数差的悬殊,有技战术方面的差距,也会有临场发挥的问题,没有那么多“仇恨”在里面。

第三,报道上的懒惰,或者生出不切实际的描述,如最近多次出现套用旧“模板”,添加上其它场次的比赛选手名字而已;如本来就一个女单选手或一对男双选手参加的国际比赛,如果输了报道成“全军覆没”(至少也该是两人或两对参赛选手吧);如已经过去的加拿大和美国公开赛,说是国羽后备力量参赛,其实男单的翁泓阳、雷兰曦和女单的高昉洁都已经打了多年,且年龄也都已经不小,何来“后备力量”;如此次韩国公开赛,昨天报道国羽“丢三冠”,请问什么时候国羽夺得了男女单打冠军和男双冠军了?怎么叫“丢三冠”?

第四,羽球报道的记者非常不讲职业素养,反复报道居然不懂羽球的最基本的技战术内容,故更不可能将专业的技战术同普及有机地结合到一起,让大众在欣赏中获得一些学打羽球的基本知识。仅仅是重复陈词滥调罢了。

第五,至于直播的解说除去在早的赵建华的解说很对大众的口味儿,其他人员的解说没有什么可肯定的。

总之,目前的羽球报道糟得很,不及格。这就是我们报道的现状,恶心至极。

202372394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