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粽语天下康

(2023-06-22 16:41:35)
标签:

文化

粽语天下康

今天是传统的端午节,想了自己从何时开始吃的粽子,竟然没有准确的答案。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出生的自己吃粽子是一定的,记不得何时吃的粽子也在所难免,只是想那时的粽子一定是用粽叶和粽绳来捆绑,至于粽子馅也一定会是江米之类,当然会有枣子或其它豆类。后来的粽子就有了许多的做法,粽子绳采用了线绳,不光是白色的绳子,也还有其它颜色的绳子以区分粽子馅的不同,也有用竹筒做的。至于粽子馅更是五花八门,各种肉的都有。比较而言,我还是愿意吃江米枣子或者加各种少量豆子的,如红豆等等。

端午节的来历有各种说法,最早知道的是为纪念屈原,至今也更相信这一说法,屈原有他的历史地位,是我们民族里的一种精神,一种气节,一种不屈,但愿我们记住他。

把粽子作为礼品相送也是今天的一种社交方式,好像没有了更多的礼尚往来,只是一种单纯的奉上,或者礼下,我不太看的上这类的方式。不过有早十多年前在管理物业工作时,为原职工的家属解决了具体困难的一件事,其家属记下了,每年都会送给我们她自己包的粽子,也别有味道,我们也有一些回赠,不过人家是年年不忘,这到底蕴含了什么我说不大清楚,属于传统的人际关系中的一类吗?

今天早上,熟悉的几个群或个人微信中相继有了端午节的祝福安康,自己也立马生出“粽语天下康”的回赠。其实,这种形式挺好。如果我们没有能力饮酒赋诗,没有聚会感念先人们的机会(实际是可以创造机会的),用一种语言相互祝福安康也未尝不可。但是,我仍不习惯用一种摘抄,或者拼接来“互赠”的,我愿意人们有感而发,吐露自己的心声,这会显得很自己,很个性。一年中也就这么几次开动自己脑筋的时候,干什么不自己来。当然,自己的一句“粽语天下康”也过于简单化,不过它适合回赠任何人,也是一种“懒惰”的表现吧。

没想写点儿什么,只是今天早上突然想自己何时吃的第一个,或者第一口粽子才有了一些感慨。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也是自己老了的表现。

202362216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两次输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