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甬道上的安全概率

(2023-04-02 11:38:51)
标签:

文化

教育

甬道上的安全概率

环城民心河旁有健身的甬道,禁止非机动车辆行驶,且在路口有不锈钢护栏,事实却是电动车、自行车不断的驶入穿梭,他们显然不是锻炼的,而是图路途的方便而已,如此健身甬道上的安全概率被大大降低。自己偶尔健步走过、也跑过,也不得不在错位时避让。这样的状况,还上升不到法律层面,而一般的社会秩序,要靠人们的自觉来维系,可惜我们做不到。

329日(周五)临近傍晚自己在甬道上步走,三个放学的孩子(应该是四、五年级的学生)蹬着自行车在甬道上嬉戏,我超过了他们,迎面跑过来一个三、四的孩童,后面六、七米处,跟着的不知是一位姥姥还是奶奶,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拿手机拍照前面的孩童,自己身后三个蹬车的孩子依次快速赶超过来,迎着的孩童处于被撞状态,自己迅速伸臂阻拦第一辆自行车,那学生也捏了闸,未发生碰撞,而在孩童后的“大人”只是说了一句:看车。仍若无其事地滚动着手机。相安无事后,心想这“大人”可真心大,自己到不是要她的一句:谢谢,而是感叹出门在外怎么一切都没有了“秩序”?硬件与软件是那样的不相搭配,小无所教,老也无所为吗?甬道是用来干什么的?非机动车辆如此肆无忌惮,人们的安全意识也如此的淡漠。当然,如果不出“大事”,法律无从司法,已有的秩序又显得如此乏力,而人们时时事事的言行举止,又有谁去评判呢?流淌在基因里的脉动就是这样的惨不忍睹吗?我们的传统美德呢?难道这个时代就是唯我独尊,个人至上的吗?到底我们的文化自信体现在了哪里了呢?小无所教,老无所为、无所尊,就是出门后的所遇的必然吗?我们应该如何梳理现实的无道与疏放人性中的德行呢?我不知道。

20234211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