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死而思

(2022-09-29 16:49:56)
标签:

时评

三死而思
7月8日安倍晋三遇刺身亡,8月30日戈尔巴乔夫去世,9月8日伊丽莎白二世“驾崩”,他们三死后续的“葬礼”也已全部结束,他们身前身后不仅留给了新闻,更留给了后人们的思索,不仅仅是文化上的延续,更是国际事务的不可或缺的洗牌“一粒子”。
安倍遇刺在戈氏和女王之前,但他的号称的“国葬”却是在最后(9月27日)举行,是否该“国葬”,那是日本国自己的事,其内部反对声也是人家自己的事,至于发出国际邀请,各国首脑响应者寡,甚至组团的西方七国集团也没有当职的头头脑脑前往,日本国也未必感觉到了“尴尬”,本来安倍又不是遇刺在他的在职上。所以有的媒体或者个人去点评日本国未达“国葬”目的,不过是自说自话,未必“精确”,而另一种之前的为其“哭泣”的几方人士,只是一种抑制不住地自我暴露而已,不以为两个极端是什么好事。个人仅仅从国际角度看,安倍不是什么“独立”的人,他非常不明智,也没有什么可值得肯定的。
戈氏的葬礼(9月3日)相较“女王”与安倍不是一个“级别”的,到他去世,他都肯定着自己的《改革与新思维》,不过西方看好他,给予他高度评价。个人却对我们自己不满意,苏联解体30多年了,我们史学界竟然没有很有分量的“世说新语”,难道我们不该汲取一些什么吗?比如“一声炮响”,对苏俄、对世界、至于我们到底有怎样的意义?另“一个阵营”真的是历史的“节外生枝”吗?世界真的没有对抗“资本”的另一种发展“模式”吗?戈氏走的哀婉,个人以为如果真真的“吃透”了戈氏,其真意较安倍与女王则会更有价值。
女王(9月19日)的国葬近乎写尽了当今世界的“花花画面”,华丽的背后,是否属于多种元素的角逐,或许应该交给后人去慢慢咀嚼。个人实在不知除去女王“君权”的象征意义,还有什么其它实在的意义,揣摩英国皇位再如何延续或者何时寿终正寝,那是太过“偏僻”的事,只不过再不会有“日不落”的“位置”。
社会学家和史学家要忙活一阵子的了,也许人家从来就没有清闲过。至于一介草民只是不甘得过且过,但最终不过是看个“过场”而已。
2022年9月29日16时30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