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伏天
(2022-07-16 10:08:52)
标签:
体育文化 |
有感伏天
——《羽球岁月独白》年度第9篇
伏天来了,伏天里的打球常常是预打汗先流的时节。
伏天,有着它自己的格局,烈日炎炎与潮湿闷热形同它的孪生。在有着些许空调场馆活动,躲避了烈日,可潮湿闷热,时而还夹杂着雾气就显出伏天的不够友好,手胶总是湿漉漉的,常会担心甩出去伤及隔网的球友,甚或搭档,每周两次活动,即使放下球包立刻打开放拍子的拉链晾晒几日,仍是徒劳,因此,不得不多备了手胶;鞋也多了潮湿的重量;袜子也干不到哪儿去。间隔下场的饮水,不是专业选手的偶尔的“战术”,而是必须,个人更愿意饮用热的水,想着逼走潮闷的压抑。可以理解有别的场地光着膀子挥拍者的对战,只是在不易扩散的馆内加上潮闷的覆盖,会产生更多的浊气。
伏天打球的好处,一是不用总惦记熏球,重重的湿度,恰到好处地润泽了球的羽毛,几乎比干裂的冬季节省了一半的用球,二是,对于不重的外伤有着调理的空间,潮闷的伏天的温度比人的正常体温高不过许多的。
相较伏天里的潮闷,个人更愿意选择伏天里的烈日炎炎,它总是来的畅快,没有蒸笼里的憋屈,却有油锅里不再冒烟即可放入葱花喷薄出的香味儿,因此,在“夏练三伏”的诱导下,个人也时而出外慢跑和活动四肢,希冀肌肉的记忆慢些离开渐老的身躯。完全靠场上的跑动、挥拍似乎已经不能明证体能的牢靠。
其实,伏天不管是怎样的格局,总让人感到人困马乏,个人还会感到“信仰很累”,突然,又被自己吓了一跳,说“信仰”真是大了,充其量是些梦想,睡梦中的梦总是不着边际,醒着时的梦,就是更希望隔网的对手是专业选手,自己的被虐,恰恰是“吃”到了羽毛球步伐与手法的“精髓”,也许是过于“顶格”的梦,亮剑与压箱的实力不都是哲学上命题,所以球技止步不前,甚或比渐老的容颜更快地退去。
在多了一伏的今夏,在岁月亦然流淌的静与净之间,极力想够到自己曾经的韶华的边线,做着还会青年的梦,岂知自己早已经不情愿地跨入了连伏天都不待见的糟老头子的境地了呢……
2022年7月16日9时4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