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6中校史前言

(2015-07-15 23:43:31)
标签:

教育

历史

情感

分类: 长吁短叹

      

 

临沂第二十六中学位于名闻遐迩的温泉古镇——汤头街道办事处驻地,于1955年春在汤山南麓、汤河东畔肇基立本,始称山东省临沂第二中学,直属山东省教育厅管理(19551957年),与现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伯仲递序,同布教泽。后分别于1971年、1984年改称临沂县汤头中学和临沂市汤头中学,1989年更名为临沂市汤头高级中学,为临沂市直五所农村高中点之一。临沂撤地设市后,1999年改称河东区第三高级中学,2009年再由临沂市政府改名为临沂第二十六中学至今。学校初建时占地76亩,招生高峰时达40个班,在校学生3000余人。自2013年始,响应河东区委区政府“逐年撤并农村高级中学”的号召,停止招收高一新生,至20156月将遵命摘铎,结束整整60年的开智化德、教书育人的办学历史。

伴随着祖国健行的脚步,临沂二十六中至今已走过六秩春秋。学校始终以“重师德,培师智,养师能,怡师情”为宗旨,坚持走“名师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共同成长”的师训之路,培养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过硬、技能卓越、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队伍。广大教师严谨笃学,淡泊名利,静心教书,潜心育人,保证了临沂第二十六中学薪火长传,弦歌不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始创,条件艰苦,师资匮乏,一大批杏坛精英,情系沂蒙,怀揣梦想,不远千里,从安徽、江苏、河南等地汇聚于斯,他们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垦荒辟地,修路筑舍,建设校园;他们宵衣旰食,焚膏继晷,躬耕不辍,育才济学,是他们用汗水和智慧奠定了临沂二十六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而今这些同志虽大都远离于此,但他们的足迹依然闪光可继,其情其志历久弥彰,代代后学铭记难忘!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务实求真,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因材施教,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和高素质的建设者。近二十年来,为顺应教育形势的变化,学校调整并确立“特色立校、特长强校、文专并举”的办学思路,独辟适合农村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蹊径,把音、体、美置于学校教学工作的突出位置,重点扶植,优先发展,让艺体教学彰显素质教育理念,使一技之长成就一代学子,让艺体教育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实现了“低进高出,全员提升”的育人目标。学校曾一度独领临沂特色教育之风骚,高考成绩多年名列全市前茅。迄今,学校已培养出历届xx余名学生,许多校友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奋智运力,发愤图强,成绩斐然,贡献突出。-------等就是其中优秀代表。

六十年辛勤耕耘,六十年春华秋实。临沂第二十六中学先后获“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临沂市艺术生培养先进单位”“临沂市师德建设十佳单位”“河东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近百项殊荣。

六十年风雨沧桑,六十年足音回荡;千百教师背影远去,万千学子已成栋梁。期间虽办学模式、办学体制乃至学校名称等几经变更,但亘古不变的是临沂二十六中广大师生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精神和朝夕相伴、心手相牵的深厚情感。历史堪勒记,岁月当留痕。值学校60华诞并进入难以期测的发展拐点之际,我们追忆历史变迁,展顾师生风采,总结发展历程,盘点办学成果,编辑成册,旨在追怀可鉴之史,铭记优良传统,激发奋进精神,以慰广大校友及支持学校发展关注学校前途命运的志士仁人!

 

2015.5.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二十六中赋
后一篇:一封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