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河瓦拉纳西】在天国和地狱边缘


标签:
恒河瓦拉纳西蜗行印度圣城varanasi |
分类: 蜗行印度 |
http://s9/orignal/7e6bfa93hbf110e76efa8&690
我们的船夫划着船慢慢在恒河游荡,岸边的沐浴台上的人也慢慢多起来。恒河的水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脏,也没有看见传说中的“恒河浮尸”。用双手在恒河中的圣水中洗手, 有意带着诗情画意情怀去陶醉自己,也许是为了向同伴们展示我的勇气。
晒红节期间人真不多,没有人山人海,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在沐浴。
虔诚的印度教徒,无论寒暑,在恒河边洗漱沐浴,祈祷自己能清洗今生的罪劣,祈祷死后到天国永生的愿望。充次着骨灰和污染是事实,恒河水自我清洁传说也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但在他们心中信仰的力量能大过一切,在他们心中恒河是那么纯净和神圣。
http://s13/orignal/7e6bfa93hbee0acfc236c&690
印度教徒虔诚地把用恒河水冲洗自己,看成是莫大安慰和荣幸。在瓦拉纳西城的新月形河湾两岸,历代王朝先后修筑了大小64个台阶码头供人们作沐浴礼拜之用。
在恒河搭乘船游览的外国人很多,当地的水上小贩不会错过这个销售商品的机会。他销售的东西没有什么多大特色,也许对于印度游客会有更大的机会。
瓦拉纳西是恒河中游的古老圣城,也是世界一直有人居住的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中国高僧玄奘到访这里时,看到这里“天祠百余所,外道万余人”。但是有着如此悠久历史的古城没有保留下任何古迹,就连两百年历史以上的建筑也踪迹难觅。眼前的神庙都是用水泥和红砖堆积起来的,顶多也就百八十年的历史。也难怪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当年来这里讲学时,幽默地称这座城市:”比历史古老,比传统古老,甚至比传说还要古老。它看起来比所有这一切加起来还要老上两倍多”。
http://s14/orignal/7e6bfa93h797cf08c2aed&690
瓦拉纳西之所以平无其他地方那么多的古迹遗留,源于宗教冲突和战争。公元11世纪时,莫卧儿王朝开国皇帝巴贝尔从中亚进入印度,大肆破坏了恒河流域的印度教神庙,极力推行伊斯兰教。虽后来几个皇帝采取了宽容态度,但是莫卧儿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奥朗泽布却是一位极端的伊斯兰教徒。他下令拆毁了大批印度神庙,并用其材料改建为清真寺。瓦拉纳西的古老神庙从此就消失了,但印度的当地印度教徒却一直在延续自己的传统,用精神和虔诚去维系自己的文化。
http://s4/orignal/7e6bfa93h7981b4a39c33&690
小船经过恒河沿岸的一家露天火化场,却空无一人,只有焚烧尸体用的祭祀鲜花满地都是。瓦拉纳西相传是由印度教中主管生死的湿婆大神所建,信奉印度教的人们相信湿婆常在这里的恒河边上巡视,凡在这里死亡并火化的,均可免受轮回之苦,直接升入天堂,所以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教徒从四面八方赶到瓦拉纳西。
这里到处是知所剩时日不多的老者,来这里等待死亡。也有死后家人将遗体运来此处火化,骨灰撒入河里,让灵魂修成正果,从此超生。死亡在大部分人眼中是恐惧悲伤的事情,在这里却是那么的平淡。
送走死去亲属的家人,男性不管成人和儿童,会剃光头头顶留下一小戳头发以悼念哀思的习俗。
谈到死加以回避,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我们活着的时候,死在我们身上是不存在的;而死了以后,生也就不复存在了。生与死咫尺天涯,生死两茫茫,生死经纬分明。所以我们应积极的直面人生,好好活着。
一边是袅袅尸体焚化飘起来的青烟,一边是虔诚祈祷沐浴的印度教徒,似乎死亡对他们来说是人最好的归宿。
这里不只是属于人,还有到处来沐浴的神牛们,以及觅食的乌鸦。
前一篇:【印度阿格拉】泰姬陵见证爱的奇迹
后一篇:【杰伊瑟尔梅尔】黄昏沙漠中的舞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