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桂花雨》导学案

(2012-12-12 20:19:27)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设计

12.桂花雨》导学案

本周好习惯:读书有选择,读书做记号

主备人

 

  

 

 

第一课时

学习小主人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我能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我能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独立自学】

一读:自由轻声读课文,勾画出本课不认识的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词。然后完成以下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茁(      )捧(      )吩(      )栋(     

拙(      )棒(      )纷(      )拣(     

2.完成“描红”。注意字的间架结构以及自己的坐姿。

二读:放声读文,我能做到正确、流利。

三读: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己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金桂:     

口占一绝: 

檀香:

四读:放声读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桂花雨”是指:

2、本文记叙的是作者小时候(            )的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          )和对故乡的(            )。

3、桂花树不像(                  ),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              );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                    )。桂花不与(         ),可是(    

)。

【我发现这段话中作者把(     )与(     )作比较。用这种(        )的方法写出了桂花与众不同的特点。】

五读:默读课文,质疑问难。

桂花雨是怎么回事?在“摇桂花”时“我”的心情怎样?为什么说“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你还有哪些疑问,快快写下来,和老师、同学一起讨论讨论吧。

 

 

【合作交流】

1、对子互学(同桌互助,解决疑难,交流分享,共同进步。)

2、组内群学(对子疑难,组内解决,红笔补充,讨论预展。)

【展示探究】

教师温馨提示:

1、展示时,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学习目标作为主要展示内容。

2、每个同学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展示。

3、补充点评,大胆地与老师同学互动。

【达标检测】

1、             照样子,先换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

例:吩(吩咐)——粉(粉红)——份(份数)

拣(    )——(  )(    )——(  )(   

桂(    )——(  )(    )——(  )(   

2、用下面的词语各写一句话。

尤其——

沉浸——

吩咐——

【自我评价】

本节课我的表现(优秀、良好、一般)。

 

 

 

12.桂花雨》导学案

本周好习惯:读书有选择,读书做记号

主备人

 

  

 

 

第二课时

学习小主人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课后练习4中重点句的阅读感受。

【独立自学】

一读:大声朗读课文,体会词句的意思。

1)“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

2)可是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母亲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二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说一说学了本课之后你对桂花有哪些印象。

 

2、朗读课文时,给同学提一些合理化建议吧。

 

三读:默读课文,读着课文,我们也像“浸“在桂花香中了,陶醉了。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家乡。我仿佛看到了:

父亲

母亲

邻家老爷爷

风儿

蝴蝶

【合作交流】

1、对子互学(同桌互助,解决疑难,交流分享,共同进步。)

2、组内群学(对子疑难,组内解决,红笔补充,讨论预展。)

【展示探究】

教师温馨提示:

1、展示时,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学习目标作为主要展示内容。

2、小组成员要全体参与。

3、补充点评,大胆地与老师同学互动。

【达标检测】 

1、仿写句子,用上带点的关联词。

1)(那些花)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

除了……外……

2)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桂花。

只要……就……

3)母亲之所以说这里的桂花不如家乡的桂花香,是因为她想家乡爱家乡。

之所以……是因为……

2、课外阅读加油站。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这首诗是按(         )顺序写的,即(        )、(      )、(       )、(         )。

2)再细读诗歌后填一填。

a、“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这句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b、诗人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是因为:

c、作者小时候乡愁的具体对象是:

3)在诗的最后一段中,诗人为什么说海峡是“浅浅”的?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自我评价】

本节课我的表现(优秀、良好、一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