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里古镇---二仙桥

标签:
杂谈 |
上里古镇的二仙桥,位于上里古镇茅溪河上,单孔石拱桥,宽5米,高12米,跨度19米。此桥由古镇“顶子多”的杨家出资,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属雅安市二级文物保护单位。
http://s4/middle/7e6aa825xa6d418d7b363&690
二仙桥下清溪潺潺而流,两岸河木青相映,过桥处田园横纵,绿色铺延,如江南水乡般的美,原始古朴的乡村生活气息异常浓厚。二仙桥是摄影爱好者镜头频繁聚焦的景点,是美院学生写生画中的主角,是新人婚纱照的取景热点。
http://s6/middle/7e6aa825xa6d41a35bd15&690
而二仙桥的历史也颇为传奇。据建桥塔(位于二仙桥头,以塔的形式记载桥的历史。)石刻记载,此桥先后修建,前二次修建后不久即被洪水冲毁,公元1776年再次修建,并在桥身两侧分别刻龙头和龙尾,有“龙”镇守,即可护桥,以避洪水。在当时,人们认为这里是和东海龙王是相通的,时有蛟龙出没,是这些来自东海的蛟龙经过河里拖垮了桥体,因此,在朝向上游的桥侧刻龙头,另一侧刻龙尾,就可保桥太平。也许是守龙现灵,也或是上天感动于上里人的执着精神,自第三次重建后,即使再大的洪水过后,二仙桥依然稳固,一直到今天仍然发挥着作用。
http://s9/middle/7e6aa825xa6d41c097658&690
http://s16/middle/7e6aa825xa6d41d1cc05f&690
二仙桥民国时是进入古镇的主要关道,民国时期,二仙桥上有当地武装人员把守,进出公务均通过此桥往来。红军进入古镇时也是直接通过二仙桥,在这里也发生过枪战。不过,红军在这里没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