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里古镇---二仙桥

(2011-06-29 14:39:57)
标签:

杂谈

上里古镇的二仙桥,位于上里古镇茅溪河上,单孔石拱桥,宽5米,高12米,跨度19米。此桥由古镇“顶子多”的杨家出资,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属雅安市二级文物保护单位。

http://s4/middle/7e6aa825xa6d418d7b363&690

二仙桥下清溪潺潺而流,两岸河木青相映,过桥处田园横纵,绿色铺延,如江南水乡般的美,原始古朴的乡村生活气息异常浓厚。二仙桥是摄影爱好者镜头频繁聚焦的景点,是美院学生写生画中的主角,是新人婚纱照的取景热点。

 

http://s6/middle/7e6aa825xa6d41a35bd15&690

 

而二仙桥的历史也颇为传奇。据建桥塔(位于二仙桥头,以塔的形式记载桥的历史。)石刻记载,此桥先后修建,前二次修建后不久即被洪水冲毁,公元1776年再次修建,并在桥身两侧分别刻龙头和龙尾,有“龙”镇守,即可护桥,以避洪水。在当时,人们认为这里是和东海龙王是相通的,时有蛟龙出没,是这些来自东海的蛟龙经过河里拖垮了桥体,因此,在朝向上游的桥侧刻龙头,另一侧刻龙尾,就可保桥太平。也许是守龙现灵,也或是上天感动于上里人的执着精神,自第三次重建后,即使再大的洪水过后,二仙桥依然稳固,一直到今天仍然发挥着作用。

 

http://s9/middle/7e6aa825xa6d41c097658&690

 二仙桥得名缘于一个流传已久的民间传说,在桥建成后,附近名人雅士前来祝贺,宴请之后,按照当时的习俗,要请有名望的人先上桥,意为踩桥,并给桥取名。踩桥仪式正要举行时,人群中突然来了两个乞丐模样的人,快步走到桥头,拦住踩桥人,众人恕,更甚者骂之并欲拉其走……两乞丐神态自若,正在众人攘动之时,两人突然从桥上跃入水中,水中立刻显出两石包,众人大悟,此乃二仙矣,于是便将这座新建的桥命名为二仙桥。

http://s16/middle/7e6aa825xa6d41d1cc05f&690

二仙桥民国时是进入古镇的主要关道,民国时期,二仙桥上有当地武装人员把守,进出公务均通过此桥往来。红军进入古镇时也是直接通过二仙桥,在这里也发生过枪战。不过,红军在这里没有对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