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2015-12-23 11:08:36)分类: 教学设计 |
【设计理念】
现代教育观认为,知识不仅是一种静止的“状态”,更重要的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分析、选择、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甚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教师、不只为学生的一阵子着想,而要为学生的一辈子着想,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的学习,从而达到学会学习,本着这种观点,我进行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内容分析
对象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完全有可能独立或在合作中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教法分析
本节内容涉及到的知识点多,适合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机会也很多,但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流水账似的全部详细过一遍,必须有所取舍,才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计划让学生先说出已经掌握的物质性质,再通过自学、分组讨论、实验探究、交流合作等方式,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好本课涉及的新内容。
化学学习上学生可能存在差异性,基础弱特别是实验能力差的学生不一定能适应探究式的教学,设计畅所欲言、答疑解惑环节,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
【教学目标】
1.了解FeO、Fe2O3、Fe3O4的性质和应用;
4. 通过自学,增加学生自信,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1.利用列表比较法,掌握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2.通过实物展示、演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启发、诱导学生突破难点,巩固重点;
3.在“大胆推测→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学习知识、体验科学研究过程。
1.通过启发、诱导、讨论、实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灵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
3.分组讨论、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性质
【教学难点】 Fe(OH)2的制取及Fe3+、Fe2+的相互转化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课题引入 |
【引言】 以前,我们学习了铁的化学性质,这一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铁的重要化合物 板书:写课题 |
思考 |
|
回顾铁的重要化合物并分类 |
【引入】铁的化合物有很多,请大家将你知道的写出来,并思考如何分类? 点评学生的书写和分类后写板书: 一、铁的氧化物 |
|
使学生体验收集、处理信息的过程同时强化物质分类思想。 |
自学铁的氧化物的性质 |
【引入问题】铁的氧化物各有什么性质呢?请大家结合屏幕上的表格阅读自学课本59页铁的氧化物有关内容 评价学生回答结果,补充讲述 |
阅读、自学、思考、讨论,完成表格相关内容
|
明确新知识的学习顺序。
|
探究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 |
【引入问题】铁的氢氧化物可能有什么化学性质?请将你们知道的说出来。
【实验探究】请大家根据自己桌子上的药品,各组自行设计实验,探究 Fe(OH)2、Fe(OH)3的制备和性质,以小组的形式整理汇报 指导、纠正学生规范操作
【讲述】分析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现象差异,揭示原因。 Fe2+ + 2OH- = Fe(OH)2↓ 现象:白色絮状沉淀生成 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现象:白色絮状沉淀很快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 【设问】我们知道Fe(OH)3能和酸反应, Fe(OH)2能吗? 【探究实验】向上面产生的沉淀中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 【小结】屏幕通过表格形式展示铁的氢氧化物的有关性质 |
各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各组设计实验方案、做实验、观察、思考 回答实验现象、 交流实验结果
仔细观察老师演示实验,并和自己的实验现象作对比,思考为什么产生的沉淀颜色不同
理解、记录
进行实验,观察现象,汇报结果
静听,体会,记录 |
回顾已知的知识点,明确未知的知识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掌握Fe(OH)2的制备方法及其化学性质。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提高对氧化还原的认识,培养学生更深层次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两种碱与酸的反应及其不稳定性。
对比整合构建知识网络
|
探究铁盐和亚 铁盐的性质 |
【引入】铁盐和亚铁盐的种类很多,请大家欣赏一下它们的溶液颜色。 给学生展示几种溶液 【过渡】我们不可能逐一进行研究,主要以FeCl2、FeSO4、FeCl3为例进行性质探究
【实验探究】在盛有2ml 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铁粉,振荡试管。充分反应后,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现象。把上层清液倒入另一试管,再加入几滴氯水,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评价学生实验,指导学生分析实验过程及各种现象的原因,得出结论“铁三角” 【小结】屏幕展示“铁三角” |
观察、对比,得出结论:在溶液中Fe2+显浅绿色, Fe3+显棕黄色
Fe2+ 与 SCN- 混合不显色
质疑、思考、分析、回答 静听、体验、记录 |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培养、提高评价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提高基本操作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培养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识扩展,进行知识的纵向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
畅所 欲言 |
|
|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探究能力。 |
自主 小结 |
【引导】 请同学们谈谈你们的收获和体会! |
思考、发言谈体会 |
回顾、整合知识,感悟学习的快乐 |
课后 思考 |
1、自行设计或收集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方法或资料;
|
|
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课外科学探究的兴趣,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具备 自学的习惯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