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古代礼仪历史 |
分类: 《芈月传》礼仪 |
这第二篇,我们来讲一讲古代日常生活中的礼仪。
因为《芈月传》实在是一部礼仪巨制,细节太多,我能力有限,在这里只能选取一些我发现了,且较为特别的讲讲啦......
一、食http://s1/large/002jupEwty71uP9odPq18
1、饮酒
上面两幅图一幅是剧中秦王嬴驷宴请黄歇的截图,另一幅是书中的汉代宴饮图,虽然时代不同,但一些器具还是可以对照一下。
据《仪礼》记载,周代敬酒已有了一套完整的礼节程序。主与客之间要来往数次。
剧中主人秦王嬴驷向黄歇敬了三次酒,并亲自为其舀酒,可见秦王对黄歇才华的赏识之心。虽不能留下黄歇,却也体现出秦王的大度与惜才。http://s1/large/002jupEwty71uosCapwe6
2、净手
这是古人在饮食方面讲究清洁的礼俗,作为餐前礼仪的一部分,是要当着所有人的面完成的。
如果私下里洗了手,也还是要当着主人、客人的面再净一次手的哦,不然是对人的不尊敬。
二、衣http://s1/large/002jupEwty71uNDEH9o02
1、狐裘
一讲到狐裘,我最先反应到的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但在古代,狐裘主要是供君王及贵族穿用的,有等级之分。其中狐裘又分狐白裘、狐青裘、狐黄裘、狐仓裘等。据《白虎通义·衣裳篇》说:“天子狐白,诸侯狐黄,大夫服仓。”而士一般穿虎裘、狼裘或羔裘,庶人只能服犬羊之裘。
这充分体现了古代“礼”治下的等级制度,不可逾越,以保证统治阶级的绝对权威,巩固统治。
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秦王能用白狐裘也是不奇怪的了。而他将白狐裘赐给芈姝,足见其对芈姝的重视;或者说,对这个即将诞生的嫡子和后宫安稳的重视。http://s1/large/002jupEwty71uP9vF8xed
http://s1/large/002jupEwty71uP9Go6Le3
2、冕
“冠冕堂皇”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冠和冕其实是一个性质的东西,都是戴在头上的。只不过,冕是天子诸侯以及大夫祭祀时带的冠。
冕得形制与一般的冠不同,其上面是一块黑色的长方形木板,称为“延”,下面与冠相连戴在头上。
延的前后沿挂着一串串的小圆珠,称作“旒”。据文献记载,天子的冕前后各十二旒,诸侯则九旒,上大夫七旒,下大夫五旒。汉代之后只有皇帝待冕才能有旒,“冕旒”就成了皇帝的代称。
我们可以看到上图中秦王嬴稷带的冕有九旒。但其实现在很多影视作品中的旒数目都是不对的,我之前就数到楚王是十一旒的。有导演回应称旒太多会挡住演员的脸......这也的确,演员如此英俊潇洒的脸庞,怎么能挡住呢?不过在古代天子、贵族的真容都不是随便可以给人看见的,挡住也是需要的啦......
三、行http://s1/large/002jupEwty71uNDSqR1df
1、脱鞋
古人席地而坐,室内铺满着筵,整洁美观。所以为了避免将污泥尘土带入室内,踏脏铺筵,人们进室内之前要先脱鞋。
《吕氏春秋·至忠篇》载,春秋时期,有一次齐王生病,名医文挚用激怒他的方法为他治病,其中不脱鞋即进室也是重要的一项。结果齐王见文挚“不解屦”进室,且“登床,履王衣”,勃然大怒,竟下令将文挚活活烹死了。这件事反映了脱鞋之礼的重要性。
同时,在《礼记·曲礼》中有许多规定,如“乡长者而屦,跪而迁屦,俯而纳屦。”
上图可能截得不是很清楚,这是电视剧开始没多久,樗里疾去椒房殿找秦王嬴驷时,侍者跪在门口为樗里疾脱鞋的情景。本可拉个远景草草带过,片中却给了个近镜头,足见剧组对这一礼仪的重视。http://s1/large/002jupEwty71uosOUsjeb
2、礼单
在中国古代社会,社交活动中送礼是必不可少的。一般红白喜事,各种大礼,送礼都要有礼单。呈上礼单后,收礼的人可以照单全收,也可全不收。而大多数情况下是收几样、退几样。我们今天礼单是没有了,要送什么直接摆到人家面前,但也有收几样、退几样的情况。
剧中秦王派公子华和张仪为大婚的义渠王送礼,义渠王说“秦国使者远道而来,不管送什么都是好的。”照单全收,是给足了秦国面子,让公孙衍他们傻了眼啊。http://s1/large/002jupEwty71uP9UIZJ13
3、太牢
以前学古文背注释背到“牺牲”时,解释就为“猪、牛、羊”,却是头一回见着真的用来祭祀的猪、牛、羊三牲,也叫“太牢”。应该是最为隆重的祭祀用品了。
剧中这是威后带着楚王、诸公子祭拜先王的场景。http://s1/large/002jupEwty71uot0Ozj25
4、稽首
稽首是“九拜”中最隆重的跪拜礼,属于臣拜君、子拜父、学生拜老师以及拜天、拜神、拜庙之礼。
其动作是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男子左手按右手,女子右手按左手),然后头也伏在手前边的地上停留一段时间。因为头至地稽留多时,故称稽首。
这里是芈姝以杀人蜂害公子稷不成,却被芈月发现之后,芈姝对芈月行的稽首礼。芈姝为嫡出,又是王后,却对芈月行如此大礼,可见她有多对不住芈月。但为了自己的公子荡,芈姝又抵死不肯自首,妄想以此礼换得芈月原谅。芈姝头至地一直到芈月离开都没起来,真是“稽留多时”了。http://s1/large/002jupEwty71uotgrvl53
5、长揖
宾主相见行的是比拜轻的揖礼,行礼时双手叠抱胸前、拱手致意。
古代揖礼根据对象不同,推手时有高、平、下之别。俯身推手向下称为“土揖”,俯身手从胸前向外平推叫“时揖”,俯身推手时略微向上举高叫“天揖”。还有一种,正是图中张仪对芈月所行的,用于略尊于己者,叫“长揖”,即行礼时站立俯身,两手合抱拱手高举,然后自上而移至最下面。
张仪行的这个礼手的自上而下是很明显的,区别于剧中其他作揖的情况,肯定是“长揖”。张仪对芈月行这个最高级别的揖礼,可见他对芈月假和氏璧一事点醒自己是真的很感激,不然他的前途可能又要毁在和氏璧上了。
参考书籍:王炜民《中国古代礼俗》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