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间剪纸艺术的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2011-05-17 18:12:19)
标签:

杂谈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时间:2011510

立项号

 2011XKT-XXMS007

课题名称

 民间剪纸艺术的教学研究

负责人

 田莉

所在单位

 阎良区第一学校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剪纸艺术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每个炎黄子孙都应继承和发扬这门艺术。2003年,剪纸被列为全国首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抢救和保护项目,要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关键在于传承,而学校更应是传承民间文化遗产的主阵地。在学校开展剪纸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瑰宝——剪纸,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积极意义, 对弘扬民族文化、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对美术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提出具体要求,结合小学剪纸教学的特点,以及渗透优秀民俗文化教育的需要,特别强调:1、要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2、要体现民族特点,充分发扬剪纸艺术传统,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3、要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4、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要体现民族特点,充分发扬剪纸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6、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意联系学生和生活的实际,以及反映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可以说开展剪纸课程,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造福后代,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我国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指出:“忽视民间艺术,就不可能真正了解民族文化及其基本精神。因此,开展“传承剪纸艺术,弘扬优秀民俗文化”对中国民间艺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课题中的剪纸校本课程活动,主要是指常规课堂教学和课外剪纸活动两方面内容。常规课堂教学主要是在校本课程中渗透剪纸艺术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剪纸意识,掌握基本的剪纸技艺。课外剪纸活动是常规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提高,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特长。使学生在调查、参观、搜集、制作剪纸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通过剪纸教学实践,研究出行之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申报阶段20103——20104月)

1、开展问卷、座谈等调查形式,了解学生、教师、家长对该研究课题内容的认识,对学校环境、社会环境、课程资源、师资结构以及教学设施等进行客观分析。

2、组织成员学习,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学习相关的课程理论和剪纸教学的理论。

3、撰写研究方案和“ 民间剪纸艺术的教学研究计划

(二)实施阶段(20105——201011月)

1、培训学习,编写剪纸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2、方案论证、修改并完善研究方案。

3、在剪纸教学的实践中,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学设计系列并积累优秀活动案例。具体步骤如下:

1)充分挖掘和利用教育资源。

.把握现实,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剪纸作为校本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可用。为此,学校动员教师和学生广为收集有关剪纸刻纸的书籍和资料,并到新华书店购买相关书籍。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并由课题组负责把这些材料整编成册,作为剪纸校本教材。

.因地制宜,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地方和民间艺人这一资源,邀请民间艺人来校作讲座、指导,传授剪纸刻纸的技术和方法。

.扬长补短,挖掘活的资源。

一提到课程资源,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教材。其实,除教材外,还有许多课程资源可以挖掘利用,教师和学生就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如教师,不可否认,教师之间有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互相交流、学习的联络点。同样,学生之间也有差异,有的学生剪纸、刻纸的水平较高,有的相对差一点,我们可以让好学生现身说法,指导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学生之间毕竟比较容易沟通。这样,既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效率。

2)加强宣传,做到学科间的渗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普及剪纸艺术。

通过多种渠道来向学生介绍、宣传剪纸艺术。可以在学校的宣传橱窗、墙面、楼道、教室、窗户……布置上师生的剪纸作品,发挥校园隐性环境课程的教育作用。利用学校广播等媒体进行定期宣传、介绍剪纸的知识、方法,借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剪纸教学网站,开展为学生作文配剪纸插图的活动,编制小巧手剪纸学习专栏。使学生对剪纸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转为亲切,激起探究欲望,营造积极的校园剪纸艺术氛围。

3)开展各种形式的剪纸作品评比、展览。以生活即艺术的观点为支撑,将艺术融入生活,将学生的艺术作品悬挂在学生日常出入的地方,使学生在校园生活的每时每刻都能受到艺术熏陶。

(三)结题阶段(201011——201012月)

1、汇编活动案例及优秀剪纸作品。

2、撰写研究报告。

通过主题式剪纸艺术教育活动开展和校园文化的建设,让学生在剪纸教学与我校悠久历史文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传承并发扬传统艺术文化,培养美感,锤炼情趣,丰富生活,提高学生精神生活品质,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在一年之内我校将成为有一定影响的剪纸特色学校,教师、学生人人会剪纸,学生对剪纸的兴趣日益浓厚,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又陶冶了孩子的审美情趣;不但继承了民族文化,弘扬了剪纸艺术,还完善了孩子的人性美……这将是孩子们受益终生的财富。

最终研究成果:校本教材、学生作品集、论文《剪纸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策略》, 研究报告《快乐剪纸进校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