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便计算错题分析

(2013-05-01 20:33:03)

简便计算错题分析

 

                         

 

不久前,我对四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展开了一次简便计算专项调查,出了10道题目,要求学生能简算的要简算。测试结果如下表:

     

班级

时间

学生数

全对学生率

1-2题学生率

3-4题学生率 

5-6题学生率

7题以上学生率

四(3

 

15分钟

44

10

25

 

30

20

 

15

 

四(4

 

15分钟

44

97

 

23

 

35

 

17

 

16

 

 

仔细翻看学生的作业,发现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的题因题型模式较固定,错误较少,而一些需要添,去括号的题,我发现错误“五花八门”,。询问学生,学生都说各种题型综合起来就无从下手了,有些能简算的题忽略掉了,有些无法简算的,又在费尽周折地简算。为什么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可在练习中却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呢?这种“似会而非”的现象引起了我的深思。我把学生的错题进行归类整理,从知识的本身和学生的心理两方面作了剖析,

  错误一、感知不准确

  错例:46.6-(6.6+125

      =46.66.6+125

      =40+125

   

  解析: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连续减去这两个数。如果从去括号的角度来讲,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括号里面的加号要变成减号,减号要变成加号。如果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括号里面的符号不需要改变,如125+(75+69=125+75+69,可以把这两种情况对比着给孩子讲。

 错例257.628.5+85

       =57.6-(28.5+85

  解析:原题是57.6减去28.5再加上85,改过之后却变成了57.6减去28.585的和,不但没有加上85反而又多减了85。也可以从填括号的角度来讲:添括号时,括号前面是减号,括号里面的加号要变成减号,减号要变成加号,同样,如果括号前面是加号,括号里面的符号不需要改变。

  错例3:    36+3836+38

         =(36+38) (36+38)

         =00

         =0

  解析:从意义上来说,原题是36加上两个38,又减去一个36,但改过之后却变成了36加一个38又减去了3638的和,其实还是一个添括号的问题,但这道题因为变号之后变成了3638,不够减,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建议从算式意义的角度来理解。通过观察可以知道36减了一个自己,又加了两个38,所以原算式可以改为:3636+38+38

  错例46300÷63×5

      =6300÷63×5

      =100×5

      =500

  解析: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可以改为连续除以这两个数。也可以从去括号的角度来讲:括号前面是除号,去掉括号,括号里面的乘号要变成除号,除号要变成乘号。如果括号前面是乘号,去掉括号,括号里面的符号不需要改变,如:125×80÷5=125×80÷5

  总结:以上的题目,其实都是有关添去括号的问题,这部分内容,书上并没有给出很明确的讲解,但是在练习中却频频出现,我们在课堂中也把这部份的知识加进去了,有部分孩子还不是很理解,根据情况再给孩子辅导一下。简单总结,就是添去括号时,括号前面是减号或除号的,括号里面的符号要改变,括号前面是加号或乘号的,括号里面的符号不改变,另外注意要限于同级运算,也就是这个算式里要么只有加减,要么只有乘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