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境朗读指导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2016-08-20 16:18:13)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课题研究 |
近一年来课题组开展了《小学语文情境朗读指导的策略研究》课题的研究,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针对课题研究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做了很多实践性的工作,使课题研究进展顺利,并且达到了课题初预定的目标。为了把课题研究工作更有成效地开展下去,我们一直在不断地努力着,现将本课题研究中期工作小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
1、重视理论学习,提高认识。
我们始终认为,搞课题研究,扎扎实实进行实践固然重要,但在研究过程中,更要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习借鉴其他老师的研究经验,不断充实调整研究思路则。
(1))积极认真阅读各类教育教学类的书籍及音像资料,学习及积累教学理论,为课题研究取得实效提供了理论支撑。
(2))积极参加集体学习、研讨、实践,紧紧围绕课题开展教学实验,公开课、研讨课前做好集体备课,并邀请专家同行观摩、指导,为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及建议。
(3)通过课堂实践和理论学习,具体分析了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根本上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从而更好地确立小学语文情境朗读指导的策略,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大胆实践,优化情境朗读教学。
(1)了解现状、做针对性地指导
在课题研究开展前期,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虽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但是大部分学生不能对文本有很深切的感悟,更别说与作者思想感情的交流,也就不能通过朗读恰当地表情达意。因此适当地创设朗读情境,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不断提高朗读能力。
(2)因材施教,探寻课堂情境朗读指导新模式
语文课堂教学是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主要平台,由于课题组成员都是同一年段的语文教师,便于我们进行统一步骤的课题研究。学期初我们逐单元地综合分析文本、体味作者感情,根据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教材特点及朗读水平,收集相关图片、视频、音乐、多媒体课件等,为语文课堂情境朗读指导提供有利支持。并根据探寻出的语文情境朗读指导新模式:“初读——教师范读体会——重点句段精读感悟——再读整体体味”在语文课堂上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教师范读、图片影像铺垫、音乐烘托、分角色体验、课本剧展现等手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学生营造有效情境,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3)形式多样、
情境朗读指导的策略纷繁多样,不一而足,课内的文本不能满足情境朗读指导,因此这一学年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课题组配合学校教研工作的安排,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以个人、小组、班级单位的活动比赛,推进朗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工作。如在课前5分钟班级集体诵读《朱子家训》、以年段为单位开展“传承中华经典,构建书香校园”经典诵读比赛、配合学校派选小主持人到“红领巾广播站”主持节目等等。
二、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进行到现在已近一年,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现将一些成功之处汇报如下:
1、学生对朗读更有兴趣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堂上,创设了生动形象的情境,朗读就不是枯燥的行为,而是很快乐的学习活动,学生被情境所感染、所吸引,很有兴趣地投入到朗读活动中,效果也更好。另外学生在讲故事、古诗诵读、红领巾广播等这些活动、比赛中,学生也获得了学习的成就感。
2、学生的朗读水平有所提高
首先,语文课堂上我们保证了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并在本课题研究的课堂情境朗读指导新模式下,对文本进行“初读——教师范读体会——重点句段精读感悟——再读整体体味”,这样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去尽情领略文本的意境美、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了语感,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
3、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氛围。在研究过程中,全组教师刻苦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互相协作,互相研讨老师们逐渐由“教书匠”向“学者型”转变,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
4、师生获奖呈现
刘丽红老师在武夷山市教学开放周活动中执教《盘古开天地》荣获一等奖;在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活动中,教学《玲玲的画》荣获一等奖,并在此活动中指导田冬梅老师荣获一等奖”;撰写的论文《好语感读出来》荣获武夷山市一等奖;并在2014-2015学年“武夷山市课外读书”活动中,被评选为“优秀阅读指导教师”。余红珍老师撰写的论文《选找突破口,引导学生用语文》,荣获南平市小语年会论文评选二等奖,被评为武夷山市“骨干教师”。
课题组老师所指导的班级也在学校、年段的朗读活动中获得好评:年段“传承中华经典,构建书香校园”经典诵读比赛中,课题组老师指导的三个节目《咏春》、《四季》、《水调歌头》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在学校的“古诗诵读”活动中,课题组老师所在的班级获得领导的好评;在学校讲故事比赛中,周思航的故事《读书的乐趣》荣获二等奖,张嘉琳同学的故事《我读书我快乐》荣获一等奖。
三、不足与努力方向
一年的实践与研究,虽然我们已经初步领略到了情境朗读教学的神奇魅力,但这只能算是一个小小的开端,还有许多问题等着我进一步去探讨与实践。现有的研究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的朗读成效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
2、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少,有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朗读指导,有一部分学生还不能真正地领悟文本,读出语文味来。
3、由于对学生朗读水平和教师朗读教学水平的检测还缺乏更科学更有效的评判手段,朗读教学的深入开展显得越发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