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住在新帕扎尔是为了第二天就近前往两处著名的修道院。
先和大家一起分享一点修道院、特别是塞尔维亚修道院的资讯。
修道院是为天主教、东正教男、女信徒出家修道的机构,又名隐修院;修道院是为天主教培训神父的学院,又称神学院。
修道院分为男修和女修道院。
很多修道院兼有城堡的军事防御功能。
在“这是塞尔维亚(四)”中曾提到,如果从旅游的角度看,以塞尔维亚南部散落的修道院群为代表的修道院是塞尔维亚最著名的旅游名片。
这些修道院在中世纪是塞尔维亚顶尖学术人才的研修中心,当时大部分科技、学术、文学创新及发展成果都出自修道院。同时,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铁骑威胁下,修道院将塔楼、城墙等防御性工事溶入修道院建筑中,形成了独特的修道院建筑模式。
巴尔干半岛由其地理位置决定,从来就是在东西方文明(包括文化艺术、宗教等)的碰撞中兼收并吸、生存发展。初期的塞尔维亚修道院建筑受东边拜占庭风格和西边罗马风格的影响,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莫拉瓦风格。
与修道院一同诞生发展的还有湿壁画艺术。中世纪的塞尔维亚修道院一般都绘有湿壁画,它是趁泥灰土潮湿时用颜料进行描绘,泥灰土干透后壁画溶入墙壁经久不坏。
从15世纪中期塞尔维亚落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手开始,在其数百年的统治下,大量修道院遭到严重破坏,至今幸存的修道院更显珍贵,并没有正式开发作为景点。
我们首先来到索泼查尼修道院。修道院由当时的国王主持建于12世纪50–60年代,位于当时的都城拉斯旁边,1979年和拉斯遗址一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可见的只有圣三一教堂,教堂内的湿壁画被认为是13世纪的艺术顶峰。
这幅画作是否是其中的名画,不得而知。
两天阴雨不断后,在索泼查尼修道院迎来阳光、蓝天白云,一行人心情大好,但意想不到的是一位修士模样的人让我们买票,2欧元/人!
离开索泼查尼,继续修道院之旅,前往斯图代尼察修道院,这是塞尔维亚名气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修道院,198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斯图代尼察修道院由塞尔维亚历史上最强盛的尼曼雅王朝的开创者—斯特凡-尼曼雅一世在1190年主持兴建,最终他也埋葬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贝尔格莱德的圣萨瓦大教堂供奉的的圣萨瓦,正是斯特凡-尼曼雅的小儿子。
修道院现有两座教堂,即圣母教堂和国王教堂。修道院现存12世纪初的湿壁画,被认为是塞尔维亚最早的湿壁画之一。
大的一座教堂内部正在修缮。
我们去时旁边较小的教堂正在举行洗礼仪式,小男孩哇哇大哭。
洗礼结束后小孩不哭了。
这里修道院的门上也贴有2欧元/人的提示,不过从头至尾没人找我们收费。
这里有世界文化遗产的标识。
修道院的围墙和遗址。
结束修道院之旅,顺道前往矿泉小镇(又名矿泉村),据介绍周围有7个天然矿泉眼,其中一个的温度在36·5度,恰好与人体温度相同,这里在公元二世纪就被罗马军队发现具有疗效,1835年被一名捷克男爵主导开发成了矿泉疗养地,自此以后成为塞尔维亚乃至巴尔干半岛最著名的矿泉度假村。
我们来此不是为了享受矿泉疗养,而是奔“爱之桥”而去,因为据介绍,这里是世界上公认的爱情锁的发源地。
据说爱情🔒的由来还有一个世人耳熟能详的故事,大意是当地一个小伙子从军后变心,姑娘悲痛而亡,当地女孩们为了纪念已逝的姑娘并捍卫自己的爱情,将刻有两人名字的锁挂在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