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读《蜡染书法艺术文化及其价值探析》的收获和感动

(2018-03-17 17:35:17)
分类: 评价与感言

品读《蜡染书法艺术文化及其价值探析》的收获和感动

张安邦

有幸拜读沈阳师范大学孙绵涛教授《蜡染书法艺术文化及其价值探析》这篇精彩的、大气的、深层次的评论文章,有收获,是感动。

先说收获:

一是学习了“文化及其价值”的理论评述。

孙先生首先以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美国文明之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曾说过,“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来引伸出文化对鉴赏美包括书法艺术美价值的重要性;开启了对美包括书法艺术美价值鉴赏的新视域。

二是学习了“书法艺术文化及其价值”的理论评述。

孙先生说:书法艺术文化的价值也分为外显书法文化的价值和内隐书法文化价值两类。本文以其精炼的语言,评述了两类书法文化价值的异、同点。

三是学习孙先生对蜡染书法艺术文化及其价值探析研究文论。

孙先生说:张安邦用十年研制成功的蜡染书法艺术,再用五年创新了五代,从蜡染书法艺术文化对象化的层次上说,张安邦先生创立的蜡染书法艺术文化,是一种奇特、新颖的书法艺术文化。蜡染书法的对象化,是蜡染书法艺术文化的独创。

孙先生这篇文章,从五个方面对蜡染书法文化价值进行了精妙绝伦的探析:

孙先生说:蜡染书法艺术文化巨大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其独具魅力的外显的价值上,更置根于其深刻的内隐价值之中。而且,当我们深入地探讨了其内隐价值之后,蜡染书法艺术文化巨大艺术成就,以及其独具魅力的外显价值的深层原因就会自然而然地、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其一是张安邦先生由司法专业向书法专攻的价值追求。

刻苦钻研书法艺术,在楷书、隶书、草书、篆书方面练就了扎实的功底。正是这种业余爱好的追求,却修成了张先生的“正果”——书法艺术和蜡染书法艺术。

其二是由一般的书法艺术向蜡染书法艺术的追求。

张安邦独辟蹊径,又全身心投入蜡染书法艺术探索之中。他说,我从小受母亲扎染艺术的影响,希望将母亲的扎染艺术与中国书法艺术相结合,几年的研究后,却没有成功,为了蜡染书法艺术的发明,他翻山越岭,走街串巷,遍访民间艺人。十年的日日夜夜,泡染缸,蹲孤房。失败了从头再来,跌倒了爬起来再干。前前后后六十多道工序无一例外地事必躬亲。功夫不负有心人,天道酬勤!终于在2003年研制成功,将中国书法艺术与民间蜡染工艺完美结合在一起,创造了独特的中国蜡染书法艺术。

其三是由第一代向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代蜡染书法艺术的创新追求。

15个春秋,多少个白天黑夜,历经千辛万苦,尝尽了酸甜苦辣,反复试验研究,2003年3月,第一代蜡染书法艺术研制成功,以后每年推出一代新作品,到现在已研制到第五代了。一年一级台阶不停地攀登,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大。2013年他还尝试与陶瓷工艺媾,向另一个领域拓展,也获得圆满成功。

    其四是对每件作品高质量的追求。 张先生费尽心思构思每件作品。他对每一件作品,一定做到慎密构思,使作品的内涵与表现形式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形神一致,精益求精。为此,作品在动工之前,他都要在脑子里先构思好,做到成竹在胸。他把这一行为称之为心画。http://s12/mw690/002joKNfzy7iXZsK4BB9b&690

                     梵净山金顶

比如《智者造机会》就是他长期观察千万年耸立,永远不倒塌的梵净山金顶,从中获得了灵感,经过长时间酝酿,然后精心构思,最终提笔一气呵成的。

http://s4/mw690/002joKNfzy7iXZx1ykra3&690

         (此作品系在第九届深圳国际博览会时摄影)

可见,张先生的作品,都是全心身投入,下了苦功得来的,由此才能创造出一幅幅形神兼备、充满神韵的精品。

其五是由当前的蜡染书法艺术向新的蜡染书法艺术攀登。2013年将蜡染书法与陶瓷艺术媾,获得成功。

再说感动:

一是本文作者用天地人格之心,看待蜡染书法艺术,只有具备这样人格魅力的人,才能如此高质量地写出精美的评论蜡染书法艺术的好文章。

二是以教育家的眼光审视这门新艺术。他说:教育学家看来,蜡染书法艺术文化则是一部优美无比、令人陶醉的教育人、激励人活生生的教材。蜡染书法艺术文化就是以其内容与特性的丰富性,在艺林中赢得了博大精深,美伦玄妙,独树一帜之美誉。

三是用创新的眼光评论蜡染书法艺术。

他说,张安邦是要用书法艺术的形式,去挖掘和表现世间万物包括自身的精神,而这又谈何容易,不付出一辈子的努力恐怕是难已达到的。一些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都是付出了终身的努力才能做到这一点的。我想,张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为艺术而献身,建造一种艺术精神圣殿的大艺术家。这是作者对蜡书创始人的鼓励和鞭策,更是对蜡书创始人的高标准,严要求。这也是孙先生的高明之处,智慧之处,因为他是作教育工作的专家,才具有这样深切的体会和感悟。

四是用启迪方法,引导读者学习蜡染书法艺术。孙先生不用说教,他将事实摆出来,让人信服。最后说:人们可能还要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这些大家能够为自己的神圣追求而献身?我想张先生的人生境界就达到了这种天地境界,不然就无法解释张先生在建构了蜡染书法艺术文化殿堂后,为什么还继续前行在朝圣的路上。

五是孙先生工作的精细和对蜡染书法艺术的探究精神,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咱俩在交心时,他说:为了弄清楚蜡染书法艺术,我从百度网上收集了您的所有资料,又看了您的博客全部资料。为了写出好文章,我还学习书法理论,半年来,用手写草稿三十多页,好容易将文章注释弄清楚,最后获得这篇文章。

我读孙先生的论文,是在深刻领会他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传承,教育创新;他用自身的天地境界、人格魅力和博大的胸怀,展示了做事、做人的深刻道理。我感谢孙先生用他的智慧、技巧,写出如此震撼人心的评论文章,我十分佩服,让我受到启迪,努力争取达到新的心手双畅,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


张安邦简介:

    张安邦,国家公务员,中国蜡染书法创始人,中国写作教育家。“中华当代杰出功勋艺术家”。2006年5月20日,张先生荣获首届“中国文艺杰出成就奖”、“中国文艺终身成就艺术家”称号。他既是在国内国际多次获得大奖的书法家,也是不断创新的实干家、发明家。其作品送韩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美国、加拿大巡展,其传略被《世界书画家大辞典》、《中国名人大辞典》、《中国专家大辞典》等二百部辞书收编。从事书法研究40年,自从2003年3月他花费十年创造出第一代中国蜡染书法后,加快研究步伐,以让人惊叹的速度和顽强的作风,连续五年每年创新推出一代新的作品,如今已研制到第五代了。2003年在贵阳市个展,2006年4月在黄果树个展,2007年9月在北京农展馆展出。蜡染书法,是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2013年他将蜡染书法与陶瓷媾,获得成功。这一民族艺术必将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