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问邵阳:区区七品县衙,何以如此蛮横?

(2011-09-13 22:20:59)
标签:

社会

原创

时评

邵阳

文学

杂谈

分类: 社会时评

六问邵阳:区区七品县衙,何以如此蛮横?

                       李立勋

    

     距“9·9邵阳县沉船事故”已经过去了五天,可事故的一系列善后工作却远远没有结束,相反还悬疑百出,怨言不断。一起本来并不复杂的交通意外事故,在当地有关部门拖、瞒、诈、吓等手段的干预下,已经不再那么简单了,不知什么时候起,它已经演化成一个集合了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和斯蒂芬·金风格的恐怖悬疑事件。

 同时,该事件也延伸出许多法律和道德方面的问题。如果按照古代的行政编制,县衙只算得上七品,李某实在搞不明白,芝麻大的一群鸟官,为何敢在处理该事件上,态度如此蛮横?

 试问一:所沉船只事出超载,我们不禁疑惑了,难道由超载导致的沉没只是个偶然事件?当地的官方版本是,本来额载20人的小船,当天却载了50多人;而民间版本,则达到60多人、80多人甚至更多。显然,隐患是早就埋下的,事故的发生只是个时间问题。很多媒体在关注该事件时,都忽略了这一因素:如果当地长期存在超载、破旧船只违规经营的状况,当地的监管部门早干吗去了?是默许这一行为还是双方间有什么潜规则?

 试问二:当日落水人数和遇难人数到底是多少,难道真的就那么难统计吗?事故发生当天,当地有关部门紧急通报,落水人数是40多人,第二天又更正为50多人,难道这是在考验民众智商吗?对于民间版本的60多人和80多人,到底该做何解释?俗话说,谣言始于真相,难道当地人就没有户口本吗?

 试问三:有民众举报,当局连夜开闸放水,试图破坏灾难现场,这个怎么解释?李某想了几天,都没有想出一个开闸放水的理由,莫非有关人员的脑子也进水了?本来嘛,如果当地部门能施全力以营救,至少还能挽回一点尊严,可随着哗哗的流水,当地政府仅存的一点威信也消失殆尽。事到如今,仍没有任何部门对此事做一个令人信服的澄清!

 试问四:有媒体报道,善后工作开始的时候,官方给予死者的赔偿数额是五万,后来迫于舆论压力,慢慢涨到二十万,难道人命是可以像买白菜一样讨价还价的吗?当地有关部门这么做,不仅缺乏诚意,而且没有一点人情味,如何让逝者安息,亲属安心!第三天,当地通报:死者家属情绪稳定!这句“情绪稳定”,实在是个莫大的讽刺!

 试问五:官方在公布死亡11人后,补充道,另有16人受伤,这“受伤”的16人该做何解?以前听说过火车追尾撞伤,汽车自焚烧伤,客机坠毁摔伤,现在又一次听说掉进水里淹伤!对于“淹伤”这个概念,我和朋友们讨论了好长时间,最后只能归咎于被鱼咬伤,或者被河蟹钳伤。我们的有关部门,是越来越幽默了。

 试问六:“我们是贫困县,不能和动车事故比”,这话,是应该从当事方口中说出来的吗?面对舆论的围追堵截,当地县委狗急跳墙了,只好大喊:“此事不是政府造成的,是制度原因,政府只有管理责任!”这是什么逻辑,杀人事件、盗窃事件、抢劫事件等都不是政府造成的,政府是不是照样可以推卸得一干二净?

 古时有句老话,叫郡县治而天下安,正是无数个广袤和贫瘠的郡县构成了我们国家繁荣和稳定的基础,如果每一个郡县的县太爷们都如此蛮横、如此失职、如此官僚,我真想不明白广大民众该怎么活!在任何一个民主、法制、现代化的社会,我们都不允许这些土皇帝的存在。

 诚然,9·9沉船事故非当地政府直接造成的,但如果他们能知耻而后勇,坦诚、严肃、负责地公布出遇难者名单,做好安抚工作,并认真汲取教训,我想此事不仅会得到所有人民的原谅,甚至还会迅速在全国掀起一个感人的爱心大接力。可悲的是,有关部门并没有给民众一个交代,而是给了民众一个胶带。

对于某些人来说,乌纱帽确实很重要,但可以因此而僭越人命、可以因此而丧失基本的伦理底线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