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落枕辩证取穴之外的经验取穴

(2012-03-10 09:28:38)
分类: 医术

 

杨维杰董氏奇穴医话汇萃)

重子穴治疗落枕久年背痛经验

落枕为临床常见病症,一般治疗此症之效穴甚多,常用者有1.悬钟,2.落枕穴,3.后溪,4.风池、天柱等穴。

(记:足太陽的崑崙穴)

个人尝以【后溪、束骨】两穴治疗颈项强痛,并以之治疗落枕,自谓为十四经穴之最特效者,盖《灵枢◎杂病篇》云:“项强不能(回)顾取手太阳,不能俯仰,取足太阳”,临床遇有颈项强硬,不能左右转动之症 状,取手太阳小肠经俞穴后溪不能前后抬抑,则取足太阳膀胱经俞穴束骨,均有立竿见影之效,遇有颈项前后左石转动均不利时,则束骨与后溪配合,疗效更佳。

 

 此外董氏奇穴正筋正宗】治疗“颈项筋痛及扭转不灵”,个人亦常以此穴治疗落枕亦甚效。

 

然据多数古籍所载(玉龙歌赋,通玄指要赋、卧岩凌效应穴歌)承浆为治疗项强最常用穴位,因此不论何种落枕,【加承浆】配用效果更佳。

在多年临床中体验,落枕之际,非只颈项强硬,甚而连及肩背上臂极为酸痛,非仅限于手足太阳经之范围而已,经上述针疗后,虽能迅速解除大部份痛苦,但总仍有些不适感,经加针重子穴】,则可完全消失。因此本人近十余年来皆以重子穴配承浆穴】,治疗落枕,绝大多数病例1次而愈

 

 

 

 

(八)落枕:

1.重子、重仙。

2.正筋、正宗。

3.木留。

 

 

 

 

(再談董氏奇穴與十四經穴之差異)


董氏奇穴還有一個特點,董氏奇穴的效果所及不是一點而是一個面一個大部位,所以往往效果比十四經穴快而好。我們就以臨床常會遇到的落枕來看,落枕時頭部、肩部、上背同時疼痛,頸部轉動不便。各位如果用十四經穴怎樣治療呢?《靈樞經》第二十六篇《雜病篇》曾說過「項痛不可俛仰刺足太陽,不可以顧刺手太陽」,也就是說頸痛不能前後轉動,應刺足太陽膀胱經,頸項疼痛不能回顧,即不能左右轉動,應刺手太陽小腸經之穴位。明代的張景岳認為應針手太陽的後谿及足太陽的崑崙穴。這種針法針後谿是對的,針崑崙就不對了,效果就差一點,為什麼呢?《難經.六十八難》說:「俞主體重節痛」,體重節痛就是身體沉重關節疼痛,「俞」穴在陰經屬土與脾之運化及水「濕」有關,在陽經屬木與肝之疏泄及「風」有關,「體重節痛」多與風濕有關。陽經之「俞」穴屬木與「筋」關係更加密切,轉動不靈亦與筋有關,因此應該針束骨而非崑崙崑崙為原穴屬火,束骨為俞穴屬木,又俞主體重節痛,當然效果較崑崙穴好。

此外落枕時肩井部位也不舒適,這牽涉到少陽經,因此也常有人用少陽經的懸鐘穴治療落枕,但都不能一次完整的治癒落枕,一個小小的落枕竟牽涉了好幾條經絡,可是董氏奇穴的重子、重仙卻能一次很快地解決。這時如果再加承漿穴效果更快更好,在古歌訣中十有七八用承漿穴治項強,應用承漿穴可以說是「前後對應」法,以前面的承漿治後面的項強,同理董師也常在後面的總樞穴(風府、啞門之間)瀉血治療聲音沙啞、嘔吐、吞咽困難等前面口的病變,對應針法也是 董老師的重要針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帶狀疱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