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邮票中的传世名画】唐代·韩滉《五牛图》

(2013-08-29 08:25:14)
标签:

名画

收藏

文化

艺术

邮票

  《五牛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麻纸本,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本图无作者款印,本幅及尾纸上有赵孟頫、孙弘、项元汴、弘历、金农等十四家题记。画中五只不同形态的牛,从琐的角度表现了牛的生活形态和习性,结构标准,造型生动,形貌真切。这幅《五牛图》是一幅纸本设色画,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用纸作画的作品.
 
   韩滉(723-787年),字大冲,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是 开元(玄宗李隆基)至贞元(德宗李适)年间的著名画家。韩滉于唐德宗贞元年初任右丞相,后封晋国公。他擅长人物、田家风俗画。现存的《五牛图》是他的代表作。韩滉热爱生活并有高超的技艺,他在任苏州刺史和浙江都团练时,曾深入山乡,指导农民治水养鱼,由于他熟悉农村生活,所以其画作生活气息非常浓厚。图画五牛,形象不一,姿态各异,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头,动态十足。其中一牛完全画成正面,视角独特,显示出作者高超的造型能力。作者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牛的骨骼转折,笔法老练流畅,线条富有力度和精确的艺术表现力。牛头部与口鼻处,更是笔笔入微。每头牛皆目光炯炯,作者通过对眼神的着力刻画,将牛既温顺又倔强的性格表现得极为传神。画面布景简洁,仅画有一棵小树,着力地表现出牛的状貌:着色自然,风格朴实。
 
    柬埔寨1997年采用中国名画──唐代韩滉所作《五牛图》为邮票画面,全套五枚,以五连票款式印刷,每枚为一牛,中间一枚为副票。这是中国名画首次入选柬埔寨邮票。(附图:柬埔寨发行的五牛图邮票整版)
http://s11/mw690/7e3d5b38gx6Ce5shd8u5a&690
   视觉上看整版邮票,票幅画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一俯首吃草,一翘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缓步前行,一在荆棵蹭痒。整幅画面除最后右侧有一小树除外,别无其它衬景,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画家通过他们各自不同的面貌、姿态,表现了它们不同的性情:活泼的、沉静的、爱喧闹的、胆怯乖僻的。 在技巧语汇表现上,作者更是独具匠心,作者选择了粗壮有力,具有块面感的线条去表现牛的强健、有力、沉稳而行动迟缓。其线条排比装饰却又不落俗套,而是笔力千钧。比起曹霸、韩干画马、周昉、张萱画仕女,似乎在线条独立性展现方面有更多的追求。由于其线条茁壮如此故尔五牛姿态虽有平、奇之不同,但在深美趣味上是同样的厚重与生拙。
 
   1984年11月15日,我国发行了HP4―1985(牛)年贺年邮资明信片一套5枚,邮资图为汉画石像上的牛造型,背面片图即分别为《五牛图》中的各一头牛图,这也是《五牛图》首次登上“国家名片”,但至今未发行过邮票。
 
    第一枚,一头体态健壮的牛,系着“络头”和红缰绳,缓行向前,神情自若,表现出牛从不讲索取,吃草咽糠,温顺之极的形象。用自己的劳动与汗水,赢得了人的喜爱甚至尊重。
 
   第二枚,一头牛回头翘首,吐着舌头,似与后面的牛对语,表现出其活泼、可亲和宽容,以及任劳任怨的秉性。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人们常用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一精辟诗句,来表达对牛的精神的敬佩。

   第三枚,一头温顺的牛,正哞哞叫着迎面朝读者走来,让人微牛默默耕耘,春吹雨淋,毫无怨言的神情喝彩。同时这枚明信片图案在上面介绍到柬埔寨发行的邮票中展现的是无面值的过桥票。
 
   第四枚,一头白褐相间的花牛,翘首藏尾,昂首呜叫,像在乞求什么。“老牛明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子”牛不从把仇怨带给人们,给人以踏实、安全感,让人由衷赞叹。它劳作一生,流汗一生,奋斗一生!
http://s5/mw690/7e3d5b38gx6Ce6SeTPef4&690

    第五枚,一头牛侧身俯首,伸着脖子在荆棘上蹭痒,显得十分惬意和闲适。他,雍容大度,藐视征途中的泥泞陡峭和困难挫折,总是坚毅的向前迈进。
http://s16/mw690/7e3d5b38gx6Ce6WbOuH3f&690

  五牛皆目光炯炯,深邃传神,将牛既温顺又倔强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画者着重刻画牛的眼睛及眼眶周围的皱纹,还用尖细劲利的笔触细心描绘了五牛眼眶边缘的睫毛,通过细节的刻画,把每头牛独具的个性加以强调,使它们鲜明地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神情。观者分明能感觉到这五头牛不但有生命、有情感,而且有各自不同的内心世界,这是人格化了的五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