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第五乐章赏析

(2014-02-06 17:23:13)
标签:

转载

分类: 学习
 

 

“他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群群为前来参赴他的葬仪而麋集一起的可怖幽灵、巫师和妖魔的夜宴之中。怪异的喧嚣、呻吟、狂笑和远处的叫喊此起彼落。恋人的旋律重又出现,但已失去它那高贵和端庄的性格,充其量只是一支鄙贱、轻浮和怪诞的舞曲。这是他的恋人前来参加魔宴,……她的到来激起了一阵欢乐的嚎叫。……她参加妖魔的纵酒宴乐。……报丧的钟声,对《愤怒的日子》(Dies irae)的粗俗模仿。妖魔的轮舞,妖魔的轮舞同《愤怒的日子》这支歌调混合在一起。”

 

http://s9/orignal/48ac6f39659068ffc3508

 

个人认为这个乐章是整部作品最出彩的,也是最能展现柏辽兹对于管弦乐器配乐的创造力的,同时也是赏析的一大重点难点。乐章开始时便是一段很不合常规的引子,成功地营造出一种诡异的气氛。短笛的尖叫(很适合表现幽灵),小提琴和中提琴在不寻常的音区中发出的簌簌声,铜管乐器不规律地咯咯声响。震音、颤音、滑音,生动地描绘出一幅离奇荒诞的音乐画面。

 

http://s1/orignal/48ac6f3980081af2aebe0

 

不久,音乐突然加快速度,全乐队的狂叫,不禁让人颤栗屏息。这固定乐思第二次呈现时,由于尖声的短笛加入进来,后来木管乐器组的卷入,及至整个乐队的齐奏,管弦乐器连串的半音,使得原本就诡异的场面更加混乱,充满邪恶,最后管乐器的逐渐下降的低音仿佛在说,这仅是魔宴的序幕。

接着,教堂的丧钟响起,掺和着大提琴和大鼓的和弦,这是乐章本体第一部分的开始,资料显示这是中世纪教堂的安魂弥撒中的一个歌调《愤怒的日子》。这段歌调先由两个大号和四个大管奏出极其低沉的主题旋律。这支旋律在李斯特、圣-桑和拉赫玛尼诺夫等作曲家的作品中,曾多次被用以作为死神的象征,而在这里,柏辽兹使它同报丧的钟声结合在一起,还时不时地插进短笛尖锐的声音,此时的钟声完全不再神圣不再庄严,诙谐讽刺意味十足。主题旋律一遍遍重复,管乐器与弦乐器交替演奏,第一部分的末尾仍由大号和大管奏出,只是更低沉力度稍微轻些,似乎预示着宴会的高潮的来临。之后弦乐器的弓在弦擦出呯呯的音响,使乐章带着悬念过渡到第二部分。

http://s11/orignal/48ac6f39c1f1d469dc93a

 

乐章的第二部分便是“妖魔的轮舞”。这里的舞曲性旋律用类似赋格段的形式陈述,借以显示各种妖魔鬼怪之众多,宴饮舞蹈之热狂。在这支舞曲旋律的发展中,还同铜管乐器奏出的《愤怒的日子》的相结合,弦乐器的弓子疯狂地歇斯底里地摩擦着弦,最后,整个乐队齐鸣,全部打击乐器一起奏响,全曲以狂风骤雨般猛烈的高潮作为结束。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