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全马跑进330的逍遥跑者的启示
(2014-04-15 15:28:07)
全马330的成绩对于一名业余马拉松爱好者而言是一个比较难上的一个坎!为什么这么说呢!?说不清楚,跑了就懂!然而,我们当地跑群内里就有这么一位鼎鼎有名“330逍遥跑者”他就是——“S哥”同学。
S哥的基本情况:年龄45左右,身高约182厘米,体重约70公斤,手长腿长身体匀称,长期保持属于BMI标准体重!年轻时曾是大学里,踢过足球同时也是中长跑的爱好者,据说参加过学校举办的田径运动会1500、3000米比赛(成绩不详),出来工作停跑二十年后于2010年开始重新跑步。
2010年期间,笔者当时每周一周三下班后送小孩体中学游泳,有时会体育中心副场走跑,经常能遇上几乎天天在此操场刷圈的S哥,他给笔者的第一印象是:看身材与打扮估计是体校的跳高或体育理论方面的教练出身,跑步速度极快(当时用手表计过时400米一圈两分钟不到),一刷就是收不住脚步,而且是基本不掉速;当时推算其万米成绩(最大心率的60~80%区间,如:40岁的跑者,按其平均144左右时心率情况下的万米成绩)应该稳定在45分钟左右。
2013年S哥韬光养晦、厚积薄发!购买高端GPS跑表,适时调整训练与补给方案,工作日(上班性质决定其无规律地)配速430左右狂刷体中操场与912绿道10~20公里;周末积极参加俱乐部、田协等各路跑友组织的长距离LSD拉练,如:环城50公里、自测标铁305、XX岛30K、XX山环线21K越野跑等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3年11月首广马32公里撞墙抽筋后411完赛、紧接着深马333一路顺风完赛、再接着2014年1月1日深圳大鹏马328逍遥跑完赛!
关于“330逍遥跑”S哥赛快半年后才精辟地对笔者总结说道:1、以前光跑操场万米刷圈只会越跑越慢,一周只跑一次长距离,如果肌肉天天处于疲劳根本没法提升能量,所以一周最多三跑;2、观摩一流选手的录像跑姿,马拉松不是靠力量跑而是靠能量跑;3、不要瞎跑,要学会偷懒,用脑子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启示:
1、速度素质与耐力素质是跑马拉松的核心,要提高马拉松成绩必须首先提高与稳定万米成绩,同时增强耐力素质,比赛时后半程不掉速。目前网上流行的“马拉松成绩=万米成绩*马拉松成绩的经验比例系数(4.5-5.0这是耐力系数)”这个经验推算公式还算靠谱(笔者自己的成绩也是在这区间,比较吻合)。正如:S哥的跑马之前的一年多时间,45分钟左右的万米基础打得非常牢固!再加上2013年一年时间非常效率的长距离拉练,大大提高了其的耐力素质,所以跑进330是一件非常逍遥之举。
2、核心肌群等力量素质是防止运动损伤跑马拉松的强而有力的保障,无论业余还是专业选手都不能在这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不足,应该结合自身针对性地选择地加强练习。在这方面而言,S哥可是天生一副好身子骨,几乎没有任何练习(他自己说的有没偷偷练?就不得而知了)...大家只有羡慕的份了吧!许多年轻或年长的跑友在速度、耐力在某一方面或两者可能都比S哥强,但是由于核心肌群等力量素质不足,经常性反复性的伤痛让他们只能望尘莫及。
3、找出自身“短板”善于总结与分析,也就是用智慧去跑(脑子这词总感觉呵呵!)。正如:S哥后期在保证原有速度的基础上,及时加强其自身短板——耐力素质的改造与提升,所以330全马逍遥跑是水到渠成的事,逍遥不是梦!
4、关于补给、习惯等其他方面,一句话总而言之:良好的习惯可以让我们(含S哥)跑得更快跑得更远!
2014年4月15日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