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 中国气象报记者贾静淅 庄白羽
1月27日是大年三十儿,也是春节假期首日。北京空气微凉,却是晴空万里,让这一天的年味儿多了份清新。
贴春联、挂灯笼、包饺子……农历春节,年味儿最浓是除夕。而在气象部门,假日值班值守、保障各项业务服务有序运行的任务,丝毫不减。
气象值班人员的大年三十儿怎么过?记者带上相机,去各个气象值班室里寻觅“年味儿”。
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1701/W020170127512482152698.jpg
中央气象台门口挂着的红灯笼,透着年味儿。贾静淅摄影
地点:中央气象台
在中央气象台,挂在门口的大红灯笼透着年味儿。而在会商室内,全国天气会商8点准时开始,一如往常。一年365天,气象部门的天气会商从不中断。
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1701/W020170127512482628806.jpg
中央气象台全国天气会商会现场。庄白羽摄影
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1701/W020170127512482818998.jpg
中央气象台值班人员。庄白羽摄影
“雨雪影响大吗?”“空气能见度怎么样?”当天值班的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于新文与预报员共同分析天气形势。会商结束后,他与值班人员互相拜年:“大家值班辛苦了,过年好!”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对天气看得准,却已记不清这是自己第几次除夕值班。“过节值班,常态!”在常年与天气为伴的值班值守中,对于预报员来说,节日的概念已逐渐淡去。
“从大年初一开始,冷空气席卷中东部地区,气温起伏会很大,春节走亲访友得多穿点。”孙军在会商中总结全国天气情况时,不忘作出提示。年味儿,藏在气象预报服务的体贴里。
地点: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运行监控大厅,值班人员郭萍正专心撰写当天上午的值班日志。“节前我们已经对各个系统进行了大排查,许多隐患已经被消灭在萌芽状态。”她说。
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1701/W020170127512483018763.jpg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运行监控大厅值班人员正在进行数据监控。庄白羽摄影
尽管如此,卫星广播系统、高性能计算与存储、数据收集分发……要保障相关平台与系统在节日期间的有序运行,值班人员需要24小时监控。大厅里的红灯笼,映衬着他们的忙碌身影。
与郭萍搭伴值白班的白金婷,今年刚入职,是一名气象“新兵”。“以后值班值守肯定是‘家常便饭’,我做好心理准备了。”她笑着说。
地点: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一天28张卫星云图作业记录,一张都不能少。
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当天值班的刘书良正在核对“风云二号”A星传回的云图作业记录,方位角、俯仰角、时间,都必须准确无误。“今天值班的几个人,都得盯好自己负责的那颗星。”
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1701/W020170127512483201449.jpg
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值班的刘书良正在核对卫星云图作业记录。庄白羽摄影
刘书良工作三年以来,每年除夕都是在值班室里度过。大年三十早上8点到岗,大年初一早上8点交接。年味儿最浓的这一天,他与卫星云图为伴。
“今天晚上还要坚守,年夜饭怎么吃?”记者问道。
“叫个快餐外卖就解决了!”他答得干脆。
地点:中国气象局应急办
应急办是气象部门应急处置协调的中枢与核心,确保系统正常、上报材料、分发信息……工作琐碎而辛苦,且需要24小时值班。
上午9时,当记者来到中国气象局应急办值班室时,刚刚值完夜班的刘军正与值白班的同事交接。
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1701/W020170127512483393700.jpg
中国气象局应急办值班人员刘军正在接打电话并做值班记录。庄白羽摄影
这是刘军第一年除夕值班。前一天刚下夜班,在白天短暂休息后,他还要紧接着继续值夜班,在值班室里度过除夕夜。
他告诉记者,妻子和8岁的孩子将在除夕夜来值班室,一家三口短暂团聚。在保障完成值班任务的同时,能与家人一起吃顿简单的年夜饭,已心满意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