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20”超强暴雨 袭击华北多地

(2016-12-13 08:55:20)
标签:

杂谈

  • 来源:中国气象报 记者:李一鹏

  【编者按】2016年,全球天气气候复杂,灾害性天气多发。年初,“Boss级”寒潮袭来;6月23日,江苏盐城遭遇历史罕见龙卷风;进入梅雨期后,江淮、江汉、江南北部、华南中西部等地遭遇年度最强暴雨袭击;今年夏季我国平均气温(21.8℃)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台风“姗姗来迟”,登陆后却“霸气十足”……

“7·20”超强暴雨 袭击华北多地

  7月19日0时至21日8时,华北地区遭遇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袭击,多地雨量突破历史极值。在北京地区,这一过程的降雨量已超过2012年“7·21”特大暴雨,被人们称为“7·20”超强暴雨。

        根据中央气象台统计,北京中南部、河北南部偏西地区、辽宁绥中局地降雨量达375毫米至500毫米,河北平山、井陉、元氏、赞皇和青龙局地降雨量达600毫米至692毫米。最大小时雨强139.7毫米 (河北赞皇县嶂石岩)。河北井陉 (379.7毫米)、武安(374.3毫米) 及北京大兴(242.0毫米)等19个县市日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45个县市突破7月历史极值。

“7·20”超强暴雨 <wbr>袭击华北多地

“7·20”超强暴雨 <wbr>袭击华北多地

​​        与四年前的“7·21”相比,此次降雨过程从降雨量到大暴雨、特大暴雨范围都更胜一筹。据统计,北京全市平均雨量212.6毫米,比“7·21”(190.3毫米)偏多22.3毫米,北京增加雨水资源35亿立方米,比“7·21”(31亿立方米)多4亿立方米;此次降雨过程达到大暴雨的站点有362个,占全市98%的行政区域,比“7·21”大暴雨面积(86%)偏多12%;特大暴雨(250毫米以上)范围也较“7·21”明显偏大。

        令人欣慰的是,尽管雨量大,但由于降雨持续时间长,雨势缓,排水的压力相对较小,因此受灾程度也相对较轻。此次北京地区降雨过程持续了55小时,比“7·21”(20小时)降雨时间长35小时;小时雨量一般有10毫米至30毫米,1小时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昌平花塔 (56.8毫米);“7·21”小时雨量普遍达40毫米至80毫米,最强降雨出现在平谷挂甲峪,1小时内降雨量达100.3毫米,这种雨强在北京地区历史上极为少见。

        此次强降雨期间,北京市运行基本平稳,山区未出现大的险情,全市未接到人员伤亡报告。这除了“天帮忙”,也得益于全市各区各部门的协同配合、科学调度。

        7月20日8时40分,北京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11时30分,预警信号升级为橙色,房山区和门头沟区相继发布暴雨红色预警;12时,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二级应急响应。针对雨情,北京市及时转移危险地区群众,严格控制游人进山,并适时采取封路措施。截至20日20时,全市共安全转移群众3135人;市河湖管理部门及时启动分洪,合理控制河道水位,确保河道排水通畅。截至21日20时,市排水集团85座泵站全部开启运行,共抽水151万立方米。

        暴雨预报一直是气象预报的难题。尽管这次暴雨过程的预报大体准确,但在定时、定点、定量判断方面,预报员依旧面临挑战。中国气象局首席预报员、暴雨预报创新团队带头人孙军介绍,这次暴雨过程的预报,关键是要把天气系统的位置、强度、移动速度,以及与地形相互影响的结果研判准确。未来暴雨研究的主要思路是寻找相关个例,通过对大量个例进行统计分析和机理研究,将规律性内容转化为预报员的客观方法,为定量化、客观化的预报提供支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