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苏全力应对入汛以来最强降水纪实

(2016-07-06 11:02:50)
标签:

杂谈

  从6月30日17时江苏省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到7月5日9时解除,4天多的时间里,江苏多地降下了常年3个月的雨量。

  本地暴雨持续,上游来水增加,又恰逢天文大潮。江苏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盛家宝介绍,7月5日,长江江苏段全线超警戒水位,苏南运河、秦淮河超越历史最高水位,太湖水位持续上升,南京水体全面超警戒水位。天上的降雨接连不断,而地上的洪水似乎已形成合围之势,在长江沿岸,沿堤种植的树木只剩下树冠留在水面上。

  在这样紧急的形势下,江苏气象、水利、国土和交通等相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通力合作,严防死守,截至目前未出现重大险情。

  7月1日,面对紧迫的降雨形势,经江苏省政府批准,设立于省气象局的气象灾害防御办公室履行职能,及时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三级应急响应,并于3日提升为二级。而水情更严峻的沿江苏南地区已启动防汛二级应急响应,无锡、南京升至防汛一级应急响应。

  看到省气象灾害防御办公室呈送的暴雨应急提升为二级报告后,刚刚履新的江苏省委书记李强立即作出批示:“各地要高度重视、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堤岸巡查,进一步完善应急工作预案,切实做好防灾救灾工作。”为及时贯彻省委书记的批示精神,省气象灾害防御办公室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成员单位强化责任落实,加强监测预报预警,联防联动应急救灾。

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1607/W020160706348382342343.jpg

7月1日,江苏省盐城市出现了区域性的暴雨到大暴雨天气,据加密自动站统计,12小时内,全市145个自动气象站中有109个站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有44个站超过100毫米,最大雨量射阳合德桃源村达到182.8毫米,滨海正红镇最大小时雨量55.6毫米。全市气象干部职工,坚守岗位,全力做好预报服务。郭人杰 摄

  作为防灾减灾上游环节,气象部门担负有提供决策服务、正确判断降水形势、帮助辨明防洪工作方向的重任。自6月30日至7月5日,江苏省气象台的灯光从未熄灭。预报员们不断分析预报数据,研究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图,判断持续降水的雨情、强度、落区和后期天气发展趋势,共发布、变更暴雨预警信号8次,编发重大天气报告9期,制作发布降水快报3期。由于水情不仅受本地暴雨影响,与上游来水也有直接关系,江苏省气象部门还将这部分信息一并收集、呈交以便决策。

  工作“连轴转”令江苏省气象台台长解令运从儒雅的学者变成了粗犷的“大叔”:眼睛充满血丝、发型凌乱。“形势非常严峻,不能有一点儿差错。”这是他重复最多的话。

  随后,准确的预报预警信息顺利送达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水利、国土、交通等相关部门。“发令枪”响,防御工作有的放矢。

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1607/W020160706354376978759.jpg

    7月3日上午9时,江苏省宜兴市气象局局领导带领3名党员青年,前往宜城街道东虹社区,积极协助该社区开展防汛抗洪工作。东虹社区所辖的水产小区、仓浜小区因连日来的暴雨,导致雨水无法快速排出,小区居民底楼被淹,严重影响了小区居民的出行和财产安全。气象局党员青年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排查险情,挨家挨户张贴防汛应急通知、安置防洪沙袋。李玉照 摄影

  江苏各地市组织力量对城市内涝隐患点、地质灾害易发区、危旧房屋等危险区域开展预先排查,及时转移人员。无锡海事管理部门对一些可能出现危险的水域,进行24小时巡逻。太湖新城辖区范围内的20多个闸站会根据天气情况,对内河河道提前进行抽水。苏州城区最大的菜篮子南环桥批发市场及时启动汛期预案,每天调运的货源比平时增加10%……

  “一万条麻袋已经在路上了。”“昨天有几个钉子户不肯搬走,他们镇里党委副书记下去给解决了。”在水情最严重的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里一片忙碌景象,电话、对讲机响声接连不断,楼道里工作人员脚步匆匆。自6月30日开始,各部门即派人常驻这里办公,随时召开会议研判形势、发布指令。南京市气象局也派人在这里轮班驻守,第一时间传达最新预报信息,分析雨情水情。

  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李宗超说:“气象部门的技术支援很给力。虽然水情不容乐观,但目前未出现重大险情,这要归功于准确的预报,以及基于预报的科学调度与应对。”

  公安部门根据气象预报赶在降暴雨前做好了充分准备。江苏沿江地区共出动警力6.1万人次,加强江河堤岸安全巡察,深入社区村庄帮助群众,保障道路安全畅通,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据不完全统计,7月1日以来江苏全省接报和处置因洪涝灾害报警求助2000余起,救助群众数千人。

  收到暴雨预警后迅速做好应急准备的还有通信部门。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应急办主任曹旭表示:“7月3日,全省749个基站被淹没,其中641个受损严重导致服务中止。”不过,由于收到气象部门对雨情的准确预估,事先做好准备,当天就修复了525个受损基站。目前全省移动通信基本工作正常。

  7月5日,江苏沿江、苏南地区持续多日的暴雨显现出减弱的迹象,预计雨带将转移到沿淮和江淮之间、淮北区域;苏州等地甚至迎来了久违的阳光。

  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刘梅表示,降雨量不是决定本地水情的唯一要素,在上游洪峰和天文大潮的双重冲击下,水情形势依旧十分严峻。今年第一号台风“尼伯特”如果影响到江苏,势必又会带来新一轮强降雨。因此还需要继续保持警惕,严密监测。

中国气象报记者 刘钊 刘婷婷 通讯员 孙啸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6年7月6日一版 责任编辑:张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