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预警信息触发“救命转移”

(2016-06-14 08:09:42)
标签:

杂谈

  谈起一个多月前的那场遭遇,68岁的王林香至今仍感到后怕。
  4月29日8时至5月1日8时,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遭遇强降雨天气过程,导致新东村发生一宗特大滑坡地质灾害。王林香家的房子有半边屋顶被邻居家倒塌的房子砸垮,屋内东西散落一地,但好在家人全都安然无恙。她庆幸地说:“如果不是罗书记去叫我,估计我命都留在那里了。”
  那次滑坡方量为两万立方米,最远滑行距离超过20米,造成隐患点区域9栋房屋全部倒塌。由于预警及时、处置得当,居住在隐患点10户数十位村民,最终无一人伤亡。日前,湖南省防指下发通报,要求各地深入学习这一典型案例,气象国土等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合作,强化预警发布工作,全面落实防灾抗灾措施,确保汛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时钟拨回4月30日8时——当时,郴州市气象台内异常忙碌。一夜未眠的值班预报员在会商后果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过去6小时汝城县降雨量已达50毫米以上且强降雨仍将持续,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升高,请注意防范。”几分钟后,在距离郴州市一百多公里外的汝城县,各部门负责人及乡镇防汛责任人纷纷收到预警短信。国土部门立刻下发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各乡镇政府火速进行部署,要求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员加强监测、巡查,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罗书记”是汝城县文明乡新东村支部书记罗小成,也是该村地质灾害监测点负责人。接到预警信息后,罗小成赶忙出门,将预警信息告知村民。抬头看,天气阴沉,细雨绵绵,危险的气息似乎并不浓重。但罗小成想起4月28日县防指转发有关做好强降雨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心里隐隐感到不安。当天晚上,他不敢休息,索性拿起手电筒,到自己负责的监测点巡查。
  时间刚过24时,雨越下越急。当罗小成再次路过村头的一处隐患点时,凭着手电的灯光,他发现不远处的山体上出现了一条裂痕。随着雨水不断冲刷,这条裂痕似乎有扩大之势。
  不好,要出事!罗小成心中一悸,他迅速通知其他村干部,大家按照往常应急演练的步骤,迅速组织村民进行紧急转移。急促的敲门声开始在村中响起。“这些年,气象预警信息就是‘发令枪’,我们应急工作不敢有丝毫怠慢。”他事后回忆道。
  “赶快出门,去避险场!这里要滑坡了,什么都别拿,保命要紧。”冲着睡眼惺忪的村民,罗小成大声招呼道。有些村民虽然将信将疑,但罗小成在村里威望高,以往每次通报灾害预警信息从未“忽悠”过大家,因此,大家都按要求进行了转移。
  半个小时后,罗小成把居住在隐患点的群众转移到安全区域,并对隐患区进行断电处置。正当他清点人数时,一位老伯突然大喊:“罗书记,我爱人王林香还没出来。”由于是半夜,王林香贪睡不愿起床,仅让老伴出门查看情况后,自己转身又躺下睡觉。而她的老伴一出门就随着人流转移到安全区域,一时也忘记了屋里的王林香。
  人命关天,不容多想,罗小成立马往回跑去。雨势如预报的那样愈发急切,山路变得泥泞不堪。罗小成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跑着,衣服全部湿透,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他发现,眼前隐患点的几栋房屋已经开始晃动了。
  “咚咚咚……”罗小成握手成拳,一边用力砸向大门,一边大喊:“王奶奶,您赶紧起来了。房要塌了,快出来。”
  门从里面拉开,王林香说:“这种雨我见得多了,没问题啊。”
  “山体正在下沉,那边的房子都保不住了。你老伴已经转移到安全区域,您赶紧跟我走。”
  “行行,那我收拾下东西。”
  “来不及了。”罗小成一把抓住老人的胳膊,连拖带拽地把人拉了出来。
  5月1日2时10分,滑坡体上部受威胁房屋相继倒塌;7时50分,隐患点的9栋房屋全部倒塌。罗小成说,当时,如果再晚一点转移群众,后果将不堪设想。
  “今年汛期湖南雨情汛期形势严峻,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历来是省防汛抗灾工作的重点、难点。汝城县新东村的实践表明,只要责任到人、预警及时、处置果断,重点、难点就能安全可控。”湖南省副省长戴道晋评价道。
  (中国气象报记者 段昊书 通讯员 张倩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6年6月14日一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