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天你去博物馆了吗?古人是用什么测量云雨的?二十四节气如何制定?记载天气现象的甲骨文,气候变化的珍贵展品,绿色建筑概念都能找到。
北极阁里记载天气现象的甲骨文

图为记载天气现象的甲骨文(北极阁藏品)
北极阁气象博物馆是国内首个以气象历史为特点的专业性博物馆,有近1600年的气象历史。
博物馆将自然景观与气象历史文化相交融。室外展区通过典型古代观象仪器展示、大型气象浮雕以及著名气象历史人物群雕,宏观再现了恢弘的中国气象历史;室内展馆分为古代气象单元、近代气象单元、当代气象单元,以及现代气象科技展厅四部分。
博物馆将自然景观与气象历史文化相交融。室外展区通过典型古代观象仪器展示、大型气象浮雕以及著名气象历史人物群雕,宏观再现了恢弘的中国气象历史;室内展馆分为古代气象单元、近代气象单元、当代气象单元,以及现代气象科技展厅四部分。
徐家汇气象博物馆玩“穿越”

徐家汇气象博物馆(资料图片)
进入1厅,43个铭牌赫然映入眼帘,展现了徐家汇观象台140年来具有铭记意义的大事记:1872年,法国传教士高龙鞶在徐家汇创建了观象台;1879年,观象台首次较准确地做出台风预报,揭开了天气预报的序幕;1882年,观象台在中、西文报纸上发布天气预报……
在最大的8号厅里,东侧的窗户边上挂着三张照片,分别是1901年、1954年以及2012年的气象观测场的照片。楼下的气象观测场依然在运转中,有意设置产生“穿越”感。同一片土地,不一样的观测站,岁月留下记忆和变化。
云南气象博物馆可在家轻松“参观”

云南气象数字博物馆通过数字化技术展现,大家在家即可轻松参观。云南气象数字博物馆设立了四个分馆,分别是历史沿革类、气象仪器类、异地文物和学术文章类,首期展出了40件藏品,并配有百度词条。
云南气象数字博物馆的上线,突破了传统实物文物历史资料在存储空间、信息检索、参观(访问)用户等方面的局限,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气象文化精髓得以快速传播、共享。登陆网址http://baike.baidu.com/museum/ynqx即可。
赛马会气候变化博物馆多媒体资讯丰富
赛马会气候变化博物馆展出有关全球暖化及气候变化的珍贵展品。馆内还设有13米的大型投影屏幕,展示科研人员在北冰洋的考察实况。
面积800平方米的博物馆位于中大康本国际学术园内,采用绿色建筑概念,包括自然采光、遮阳隔热装置、省电设施及使用再生能源等。博物馆内还设有互动模拟设备及丰富的多媒体资讯,深入浅出地让公众明白气候变化对个人及全球的影响,了解保护环境的迫切性。
赛马会气候变化博物馆展出有关全球暖化及气候变化的珍贵展品。馆内还设有13米的大型投影屏幕,展示科研人员在北冰洋的考察实况。
面积800平方米的博物馆位于中大康本国际学术园内,采用绿色建筑概念,包括自然采光、遮阳隔热装置、省电设施及使用再生能源等。博物馆内还设有互动模拟设备及丰富的多媒体资讯,深入浅出地让公众明白气候变化对个人及全球的影响,了解保护环境的迫切性。
作者:中国气象报记者颜昕
前一篇:周有益:一蓑烟雨任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