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人们总是容易将春暖花开与“万紫千红”这样的艳丽色彩联想到一起。然而,北方的春季总是捉摸不定,时常姗姗来迟,这瑰丽的美景便更加珍贵了。但在初春时分,若趁着假期去公园或山野中赏花踏青,或徜徉于城市的最深处,那些跃入我们视线中的春花或许很多还谈不上万紫千红。
这些相貌相似的黄花,有的类别相近,有的却毫无干系,却不约而同绽放了黄色的花朵。说到底,还是为了“传宗接代”的大任。我们知道,多数有花植物是依靠昆虫传粉的,常见的传粉昆虫有蜂类、蝶类、蛾类、蝇类等,这类昆虫来往于花丛之中,或是为了在花中产卵,或是以花朵为栖息场所,或是采花粉、花蜜作为食物。在这些活动中,它们不可避免地要与花接触,这样就将花粉传送出去了。
还有人认为,早春很多黄花被“唤醒”可能与花色素有关。控制花朵颜色的色素主要包括花青素、类胡萝卜素等,其中,前者产生红蓝紫色调,后者产生红橙黄色调。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花青素合成速度会受到较大影响,而类胡萝卜素比花青素更为稳定,也可以直接参与光合作用。对早春营养匮乏的植物而言,胡萝卜素更有利于后期整体生长。
当然,这个问题实际上非常复杂,涉及很多生态学问题,尚需多种证据支持各种结论。不过,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无论如何,在经历过被冰雪封冻的冬天之后漫步街头,鲜花入眼,实在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
作者 : 中国气象报记者 赵晓妮
后一篇:植物开花有“按钮”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