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寨卡病毒被发现已经是69年前的事了。1947年,科学家在乌干达研究黄热病,从猴子体内分离出寨卡病毒,随后于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的人类身上发现。整个二十世纪,它都未曾跨越出非洲、亚洲狭窄的赤道区域。这是由于它是一种典型的蚊媒病毒,由伊蚊传播,而伊蚊只生活在炎热、潮湿地区。
随着气候变暖,2007年以来,寨卡病毒扩散到太平洋各个岛国,2015年扩散到南美洲。如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月14日发布的报告,全球已有34个国家或地区出现寨卡病毒确诊病例。
联合国负责气候变化问题的助理秘书长帕兹托表示:“寨卡病毒和气温有关,这是显而易见的。不是科学家的人也知道温度越高,就会滋生越多携带病毒的蚊子,传染病也就越来越多。”
气温升高与天气变化导致更多与高温相关的疾病爆发,导致作物减产,同时干旱将导致清洁饮用水短缺,这些均对公共卫生带来严重威胁。升温还将促进蚊子繁殖,并扩大其活动范围,从而使传染性疾病扩散得更快;同时,与水污染、食品安全相关的疾病爆发率也将随之增加。
随着全球变暖的影响逐渐加深,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寨卡病毒及其传播媒介伊蚊的扩散,只是气候变化的局部影响。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气候变化已经威胁到人类的公共卫生安全。世界卫生组织在给各国卫生部门及公众的留言中表示,现在气候变化每年约造成40万人死亡,它会从多个方面影响健康,譬如威胁食品和水供应,扩大极端温度差并改变传染病传播方式。越来越频繁和严重的风暴和洪水及海平面上升将威胁到重要卫生基础设施或关键周边服务设施,比如交通和发电部门的安全。因热浪引发心脏病的人迅速增多,新传染病的传播将颠覆国家卫生服务。许多不健康因素——不良饮食、被污染的空气、缺乏身体活动等——都与过分燃烧和消费矿物燃料紧密相关。如果不采取行动,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将变得更为复杂。并且,气候变化对公共卫生的影响是不均衡分布的,其最严重的后果将由对造成气候变化责任最小的方面承担,包括低收入国家、贫困人口和边缘化人群。
著名医学杂志 《柳叶刀》在其报告中直言: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全球50年来在公共卫生方面的进展前功尽弃,而解决气候危机可以给人类健康的发展带来“本世纪最大的机遇”。世界卫生组织也认为,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就是在改善人们的健康问题。在这个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时间点上,我们应当在公共卫生领域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给予足够重视。
(来源:中国气象报 作者:刘钊 责任编辑:叶海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