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如果我告诉你它在河北,
你可能会觉得——骗谁呢?!

没错,就是在河北。

当然,不是那个PM2.5一天就飘到北京的大保定,也不是打死不放假的石家庄,而是……
兴隆,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

说得再具体点,是这里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
提到基地,你可能会想到——红岸。

但是,并非所有的基地都有一顶大锅。
比如,兴隆基地长这样 ↓

每个萌萌的小穹顶下都有一台天文望远镜。

这里不仅是华北平原少有的醉氧之地。
而且是全中国“相当黑暗的地方”。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能成为观星所在。
尤其是发达的现代大都市。
本来我们想看到的是这样

结果往往成了这样

所以,观测基地的选址必须有3项最为严格的要求——
1

2

3

别看只有这三条,前两条足以打败全国99%的城市,第三条足以打败剩下0.99%的城市。
这时候就出现了一个加分项——交通够方便。
在经济不够发达的当年,这个要求并不简单。

这个附加条款打败了仅剩的唯一对手——雾灵山,上雾灵山巅要修路几十公里,上兴隆的山头只需要修路几公里。
好吧,就是兴隆了。

就是这个当初名不见经传、人迹罕至鸟不拉屎的地方,如今成了亚洲最大的光学天文观测基地。
凭什么?
凭什么?
凭什么?
兴隆基地拥有口径50厘米以上的天文望远镜9台,压轴的就是这台举世无双的郭守敬望远镜。

真身长这样

全名叫做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郭守敬望远镜(LAMOST)。
设计举世无双
结构举世无双
观测效率举世无双
它看到的不是星星的面容,而是捕捉它们的光谱。光学光谱包含着遥远天体丰富的物理信息,是天体的一种DNA身份识别。给星体拍照片只能测出位置和亮度,但通过看恒星的光谱,就可以得到关于它的物质组成、视向运动速度、温度、重力、旋转速度、磁场、距离、年龄等信息。
(总之就是很牛掰)

既然这么牛掰,那就随便说几个世界之最好了。
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光谱巡天望远镜——口径越大看得越深远,视场越大看到的天体越多。它的通光口径是4米,视场是5度(其他同口径望远镜最多2度多),焦面上容纳4000根可以自由移动的光纤,每次观测可获得多达4000个天体的光谱。
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以致于它刚投入运行几年,所获取的光谱数量就已经超过之前其他所有望远镜获取到的光谱总和。
而且,关键的关键是——这款施密特改正镜由24块平面镜拼接而成,工作时还要变形成波浪形。这个做法很难,堪称“世界上最复杂的一面镜子”。

想当年,90年代初方案刚提出来的时候,国外天文学家就善意提醒:这太难了。
当项目正式立项时,他们再次预祝我们:“一旦成功了,在世界上都是个奇迹。”

结果,2008年,这个奇迹确实诞生了。中国人真的成功了。

要知道,这24块平面镜,每片背后都安装了37个力促动器(总共888个,还真是吉利~)通过推拉配合,让整面镜子变形成波浪形,全部自动驱动到位,这样就能最终收到清晰的图像——这样的精度和密度,恐怕连擎天柱都难以想象。

这样的极致观星,难道你不想亲自去体验一把么?
你在北京只能看到这些

去了兴隆你能看到这些

前两天还有小伙伴留言说:我想去看银河。
蝌蚪君随口答:去六环外就能看啊。
小伙伴愤愤然:我就住六环外啊,啥都看不到!
好吧,这年头想看银河,都只能去河北了。

当然,你还有更好的理由去兴隆走走。
当雾霾已成北京新常态,大森林中的兴隆基地——负离子浓度超级高。
据媒体报道,兴隆拥有260万亩的广阔森林,空气负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5000到50000个。
这个浓度是什么概念呢?据说达到两千人类就会感到十分舒适,达到一万的话……估计连恐龙都会感到十分舒适。
——作家萨苏

2015年12月7日,蝌蚪君意犹未尽地从兴隆返京。
12月8日,北京首次启动红色预警,单双号限行、中小学停课。
这场持续72小时以上的空气重度污染,才刚刚开始。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基地位于河北省兴隆县燕山主峰雾灵山南麓,长城以北,海拔960米,隶属于国家天文台光学开放实验室,是国家天文台恒星与星系光学天文观测基地。
兴隆基地还承担如下功能:
1、
2、
3、

摄影/陈颖为老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