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家:北方雾和霾将持续一周 南方阴雨连绵

(2015-11-10 14:22:50)
标签:

杂谈

中国气象报记者刘钊报道 近期,我国北方多地出现雾和霾天气过程,11月10日一早,北京也已被霾和雾覆盖。记者从中央气象台获悉,这次北方的霾“来者不善”,将会持续一周时间。中央气象台11月10日6时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10时发布霾黄色预警,提示做好防范。而刚经历过冷空气影响的南方地区同样无缘阳光,一场持续性降雨将维持到11月13日。

  北方雾-霾将持续一周

  自11月10日起,我国华北、东北大部都被中度霾和轻雾笼罩,其中辽宁中部局地达到重度霾。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说:“我国中东大部地区以阴、雨、雾、霾天气为主。”,专家表示,这种情形还要持续一周时间,其间虽然有几次冷空气过程,但都不足以驱散霾的强大势力。

专家:北方雾和霾将持续一周 <wbr>南方阴雨连绵

  具体而言,从今天(11月10日)开始,在静稳天气条件下,华北、东北温度、湿度双双偏高,不利于扩散,污染物不断聚积,浓度将逐渐上升,峰值可能出现在12日、13日。此后,雾-霾将接连经受三次冷空气考验,但直到17日才会被驱散。

专家:北方雾和霾将持续一周 <wbr>南方阴雨连绵

  “第一股冷空气会出现在11月13日,一个高空槽影响华北地区。但由于这股冷空气‘不接地气’,对低空影响不大,对雾-霾发展仅能略微起到抑制作用。此后天气又会转为小风、高湿、高温。第二股冷空气于15日到来,但位置偏东,势力也不强,可以减弱华北北部雾-霾影响。”张涛说。一直到11月17日,较强冷空气过境,华北整体转变为北风,霾才会逐渐消散。

  大雾与霾并存

  由于静稳天气常常覆盖很大范围,因此霾天气通常也会统治一整片地区。而在此次天气过程中,华北、东北地区以霾和轻雾为主,河套地区却主要受夜间到凌晨的大雾影响。究其原因,在于两地的湿度条件不同。

  张涛分析道:“大雾中的能见度不足1000米,它的产生需要足够的湿度条件。”在华北和东北,污染物浓度相对较高,而空气湿度不是很高,在这种条件下,容易形成霾和轻雾。

  河套地区前期刚经历了一场平稳、总降水量大的降水过程,土壤湿润。“冬天降水不容易蒸发,土壤保持湿润,在这种情况下,温度一降低,空气湿度就上来了,河套地区整体湿度很高,因此形成了大雾,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能见度不足200米的浓雾,但污染物浓度等级不高。”张涛说。目前,中央气象台大雾黄色预警仍在持续,宁夏、陕西、内蒙古等地还将有大雾天气。

  南方迎来持续平稳降水

  在南方,阳光同样暂时躲了起来。未来三天,江南、华南等地自西向东将有一次较强降水天气过程。

  在张涛看来,南方这次降雨虽然总体降水量很大,可达大到暴雨量级,但要比汛期的降水破坏力小得多。其原因就在于降雨整体十分平稳。

  “同样是50毫米的降水量,下在1个小时里和下在10个小时里是完全不同的。这次降水分布就很均匀。”张涛表示,“平稳的降水相比汛期常见的对流性降水有不少好处,首先,它不会导致城乡突发积涝,排水系统可以正常工作。其次,它有利于土壤吸收水分,如果短时降雨很强,水往往还没‘喂饱’土壤,就白白流走了。最后,平稳的降水还避免了雷电、大风、冰雹等强对流灾害的侵袭。”

  张涛提醒公众,虽然危害较轻,但降水量总体是很大的,对地质灾害风险有着较大的影响。山洪及泥石流、山体滑坡易发区的相关部门和公众依然要提前防范,做好应对准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