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7月伴随着一拔一拔台风袭来,西北太平洋地区上演了“三台共舞”的景观,今年第9号台风“灿鸿”、第10号台风“莲花”和第11号台风“浪卡”一字排开,“舞步”扑朔迷离,令人应接不暇。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它们都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回顾整个台风的过程,此次“三台共舞”具有以下特点:
一、三台风共存时间长

卫星云图。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高拴柱称,在1949年~2014年间,有近100次三台风同时存在的情况。平均每年1.5次。但三个台风同时存在最短的大约只同时存在几个小时。因此,此次台风共存时间较长是比较罕见的。
自7月4日凌晨,“灿鸿”、“莲花”和“浪卡”共存于西北太平洋海面,到“浪卡”18日停止编号,此次台风过程历时半月,其中,到“莲花”7月11日停止编号,三台风在海上共存,时间长达一周左右。
二、互相影响不大
初期“莲花”、“灿鸿”有一定影响,导致“莲花”受“灿鸿”牵引,路径复杂多变,后期三个台风之间距离比较远,一直没有形成明显的“藤原效应”。不过,台风“成群结队”现象的出现,导致预报难度加大,并对沿海民众防灾减灾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全部登陆
“莲花”、“灿鸿”相继登陆并影响我国。“浪卡”登陆日本。

台风路径图。
今年第10号台风“莲花”的中心于7月9日12时15分前后在广东省陆丰市甲东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2级(3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70百帕。
今年第9号台风“灿鸿”的中心于11日下午16时40分前后在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45米/秒,强台风级),中心最低气压为955百帕。
今年第11号台风“浪卡”的中心于16日晚上21点50分前后在日本四国岛高知县东南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3级(38米/秒,台风级),中心最低气压为965百帕。随后,“浪卡”于7月17日穿越日本四国地区,在当天早晨抵达冈山县仓敷市附近,再次登陆日本。
四、风雨影响都比较大
受第10号台风“莲花”影响,9日白天,福建东南部、广东东部的部分地区降雨30~80毫米,福建漳州、广东汕头和揭阳等局地有100~187毫米;浙江东南部、福建东部、广东中东部沿海出现8~10级瞬时大风,其中福建东南部、广东中东部沿海瞬时风力11~13级、广东汕头局地达16级。
受第9号台风“灿鸿”影响,10日08时至11日16时,浙江中东部和西北部累计降雨量100毫米至220毫米,宁波、台州和舟山等地的部分地区250毫米至400毫米,宁海和象山局地达420毫米至504毫米。浙江沿海地区、岛屿及近海海面,上海,江苏东南部等地最大瞬时风力10级至12级,象山和舟山局地达13级至16级;浙江定海克冲岗最大瞬时风力53米/秒(16级),象山石浦49.3米/秒(15级),舟山蚂蚁47.9米/秒(15级)。
受第11号台风“浪卡”影响,7月16日和17日,日本南部沿海地区有中到大雨,并伴有7级大风。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气象厅监测数据显示,17日凌晨,日本爱媛县西条市遭遇特大暴雨,雨量达每小时84.0毫米。 受台风“浪卡”影响,日本熊野川支流高田川河水倒灌,淹没了道路。
随着今年第11号台风“浪卡”于18日凌晨在日本海南部海面上减弱为热带低压,中央气象台于18日早晨5点钟对其停止编号。持续了半个月之久的“三台共舞”终于落下了帷幕。
(责任编辑:王若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