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闯“鬼门关”——四名气象人徒步救援宝兴纪实

中国气象报记者 姜永育
两边是高耸入云的大山,中间是一条深不见底的涧谷,余震袭来,山上飞石如雨,尘灰遮天蔽日……一路之上,危机重重,生命在这里脆弱不堪。
4月21日,四名气象人徒步闯过一道道“鬼门关”,直达“孤岛”宝兴,将全国气象人的关爱传递给困守的县气象局干部职工。在这条长达三十多公里的生死线,他们用自己的壮举,诠释了新的气象人精神。
临危受命:一定要赶到宝兴
4月20日上午8时零2分,大地震发生后,宝兴县通讯中断,山体滑坡和飞石阻断道路,整个县城沦为“孤岛”。县气象局干部职工及家属的安危,顿时成了全国气象人关注和牵挂的焦点。
中国气象局局领导多次作出指示,要求想方设法进入宝兴县城,及时救援气象干部职工。地震发生当日,四川省气象局派遣的工作组抵达芦山后随即向宝兴进发,不料途中因道路不通被迫返回。
21日,芦山到宝兴的道路仍然不通。“实在不行,骑摩托车也要进去!”省、市工作组经过商议后,决定派遣两名本地气象人,骑摩托车搭载省气象局服务中心职工邹宏嵩及华风气象传媒集团记者徐鹏,携带卫星电话等前往宝兴县城。
芦山县气象局副局长宋洪进、司机岳家兵临危受命,他们从老乡处借来摩托车,宋洪进向省、市工作组保证:“我们一定要赶到宝兴,把县气象职工的信息传递出来!”四川省气象局局长彭广一再叮嘱:“注意安全,多多保重!”
临出发时,四名勇士微笑着,用手指做出一个胜利的姿势,随即,摩托车载着他们向宝兴的方向绝尘而去。
W020130424247025504207.jpg" TITLE="勇闯“鬼门关”——四名气象人徒步救援宝兴纪实
行进途中。图片提供:徐鹏
遭遇意外:义无返顾徒步前行
离开芦山县城仅仅几公里,在一个叫铜头电站的地方,因交通管制,车辆一律不准通行。
怎么办?从铜头电站到宝兴尚有三十公里左右,如果步行,不知会走多久,途中也不知道会遭遇多少险情。“走吧!”他们把摩托车一放,义无返顾地徒步向前挺进。
往前走,两边的大山渐渐合拢,山体滑坡和垮崩的山石随处可见,公路几乎不见了影子。地上乱石狰狞,稍不注意就会受伤,一块块巨石高悬头顶,余震袭来,沙石“簌簌”下落,令人心惊胆颤。由于徐鹏和邹宏嵩携带着采访设备,行走不太方便,宋洪进和岳家兵商量后,决定由岳家兵在前探路,宋洪进则负责保护徐鹏和邹宏嵩。
生死历险:穿越重重鬼门关
每到一个山体滑坡处前,岳家兵都会观察一下,确定岩石暂时不会滑落时,他便挥动右手,喊声“跑!”后面三人赶紧跟着向前跑动。
一路飞跑,到达宝兴县灵关镇,四人早已满身尘土,脚底起了血泡。在这里,他们搭上了一辆老乡的东风车。但即使在车上依然险象环生:不停有小飞石从天而降,打在车盖上发出可怕的响声;司机开车,他们得帮着看头顶的大山,以防巨石滚落……汽车行进到距离宝兴县城8公里的地方时,道路被彻底阻断,真正的考验来临了!
W020130424247025515140.jpg" TITLE="勇闯“鬼门关”——四名气象人徒步救援宝兴纪实
行进途中。图片提供:徐鹏
这是一段处处充满险情的“鬼门关”,巨大的山石堵塞着山脚,上面还在不停垮塌,一块块大石从上面落下来,“轰隆”声震耳欲聋。路上,不时可以看到被山石砸烂的汽车。刚开始,他们两人一组朝前冲,后来,他们和武警战士一起,编成10—15人的队伍,趁山体滑坡的间隙往前飞跑,尽管如此,沙石打在头盗上仍然“当当”作响,灰尘时常弥漫了视线……在一处山体滑坡前,他们刚冲过去,便听到身后传来巨大响声,回头一看,一块几百公斤重的巨石从天而降,坠落在距他们仅十多米远的地方——如果稍迟几秒钟,后果不堪设想。
在飞跑冲刺中,邹宏嵩的脚扭伤了,只能一瘸一拐跟着大家前进,而徐鹏的肩背、手腕也多处被小飞石砸中,宋洪进和岳家兵护卫着他们,大家互相安慰,相互鼓励,当宝兴县城终于出现在眼前时,每个人的眼睛都不禁潮湿了。
利用宋洪进他们送来的卫星电话,困守了一天一夜的宝兴气象人终于与外界取得了联系,干部职工的情绪也得以稳定了。
回复平静:他们诠释新的气象人精神
4月22日下午,记者在芦山县城见到了完成任务归来的勇士,谈及自己的壮举,宋洪进说:“宝兴县局干部职工都是我们的兄弟姊妹,当时我只有一个念头:不管前面有多危险都要往前冲,一定要知道他们的消息!”岳家兵也说:“为了让外面知道他们的情况,我们肯定要冲进去……当我看到他们都完好无损时,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而邹宏嵩和徐鹏也表达了同样的心声:为了灾区气象人的安危,我们这一趟没有白来,受点伤也是值得的。
多么朴实的回答!可以说,他们是平凡的,但他们在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壮举,为抗震救灾及气象保障服务树立了楷模,为新时期气象人精神诠释了新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