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识内外相引之机,治头风顽疾之病

(2025-05-13 04:07:19)
识内外相引之机,治头风顽疾之病
摘自2025-5-12中国中医药报
卢雪莲 湖北中医药大学
偏头痛是一类反复发作且多为单侧的中重度搏动性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和畏声等症状,属中医“头痛”“头风”范畴,治疗有外感、内伤之分。但笔者认为偏头痛的病因病机并非单纯的外感或内伤,其反复发作多有内外相互引动的契机,发病机制主要分为两类,一为“贼者易动”类,即内有伏邪、复受外感,内外相引;二为“弱者易动”类,即正虚不耐邪侵,易受外感,内外相引。故临证常采取内外合治的方法,其具体用方又当视在外之致病邪气与在内之病理产物、正气虚损不同而有所差异。笔者现分享一例偏头痛的诊治思路,以供同道参考。
宋某,男,28岁,2024年1月30日初诊。主诉:偏头痛反复发作20余年。患者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偏头痛,当时服用止痛片缓解,后每遇休息不好、变换季节则发作,平均2~3次/月,发作时右侧颞部疼痛伴眼胀、恶心,头痛程度剧烈,影响正常思考、工作及生活,间断服用中西医药物疗效不佳。平素容易口苦,胃口、大便可,人偏胖壮,舌质略暗红,苔白腻中间裂纹,脉上部偏旺。
诊断:头风病(内有痰湿郁火,血虚易受风邪,风火挟痰湿上攻头窍)。
治法:内外合治,内清痰火,外散风邪,佐以养血。
方用柴芎汤合温胆汤加减:炒川楝子10克,黄芩10克,法半夏15克,川芎20克,竹茹10克,炒枳壳10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夏枯草10克,丹参30克,薄荷6克(后下),青蒿10克(后下),炒苍术10克。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温服。
3月15日复诊:服药后,月余偏头痛未再发作,近1周压力大休息不好后再发偏头痛,疼痛程度较前减7~8分,已能耐受,能正常思考、工作及生活,发作时头痛伴轻微眼胀,其恶心、口苦已除,余无不适,舌质转淡红,苔转薄腻,中间仍有裂纹,脉滑为主,左脉上部旺减,右脉旺不明显。考虑药已切中病机,嘱守方7剂继服,另加服桑葚膏以缓补阴血。
3月26日回访:前方累计服用28剂(配合桑葚膏)后,1年以来偏头痛未再发作。
按 本案患者为素有痰湿郁火蕴伏于内,每逢腠理不密之时风邪则乘虚而入,风邪上行之性引动痰湿郁火上走,出现风火挟痰湿浊邪上攻头窍的病理机转,则偏头痛作矣。其内外相引有“贼者易动”与“弱者易动”双重机制。“贼者易动”方面,《灵枢•决气》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即少阳上焦有宣通营卫之功,而体质壮胖者为痰湿之邪停留于少阳所主膜腠,其宣通营卫功能受影响,以致局部营卫敷布不均匀,则每逢季节变换之时风邪乘机袭入;“弱者易动”方面,《养生三要•卫生要义》说“安寝乃人生最乐……睡足则神气清,肝血自宁”,即充足睡眠与休息有涵养肝血之能,而气血为营卫之体、营卫为气血之用,当卧睡不安引起肝血相对不足之时,营来源不足自然不能正常敷布而发挥营守功能,则适逢休息不好之时则外风乘袭而入。发作之时右侧颞部疼痛,是风火上冲之性引动停聚在膜腠之痰湿上走而痹着于少阳经脉所致,所以其脉也现上部偏旺之势;其疼痛部位固着局限是因痰的性状凝聚有边界使然;其疼痛程度剧烈为风火之性上行、急迫,攻击有力使然;其伴随眼胀则是火热之性弥漫,少阳经脉为之胀满使然;而伴随恶心,则是人体喜不足恶有余之排浊反应而已,是内有痰湿浊邪而外有所恶;而患者平素容易口苦、舌质暗红则是内有郁火之象;苔白腻也为痰湿浊邪停聚之征;舌中间有裂纹即为阴血不足,舌体失于濡养所致。
发病机制既已明确,治疗则需内外合治,在内除其痰湿浊邪、佐以养血清热,使外风无内入之机、浊邪亦无依附之患。正如《金匮要略》首篇所言“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在外驱散风邪,以杜绝风邪引动之祸,故治疗选用柴芎汤合温胆汤加减。柴芎汤出自《审视瑶函》,由小柴胡汤去甘温之人参、大枣,加川芎、蔓荆子、细辛等通络之药而成,原治风寒凝闭太阳、少阳经脉而见头风头痛、寒热而呕者。笔者在跟随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刘英锋学习期间发现,其结合《伤寒论》第265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认为少阳风寒头痛仲景虽未给出相应处方,但后世柴芎汤疏通经脉之功显著,可以借鉴用之,常去细辛、蔓荆子等药,重用川芎达20~30克,使其专走少阳经脉,以治风寒凝闭少阳经脉而见头痛显于颞部者。这里笔者即是取柴芎汤以通少阳经脉之闭,川芎重用至20克,以达祛风通络止痛之功,正如《神农本草经》所言“芎,味辛、性温,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因整体病势呈上攻之势,故易柴胡为川楝子,是不用柴胡之升发防其加重病情,而取川楝子苦降气机以折其风火上攻之势。合温胆汤以除素体痰湿浊邪,加减以苍术苦温燥湿、夏枯草苦降火热、丹参养血凉营等,另薄荷、青蒿之用是透散风气于外,使邪气终有出路。故能7剂而显效,而后续休息不好再发2~3分之偏头痛,是阴血偏虚,外风乘作而起,故配合桑葚膏以缓补阴血之虚。患者累计服药不过月余而已,也未用一味虫类搜风剔络之药,20年头风顽疾竟获痊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