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草根一生徐福刚博客
草根一生徐福刚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789
  • 关注人气:2,95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医导引术可治脑卒中后焦虑

(2024-09-09 04:35:53)
中医导引术可治脑卒中后焦虑
摘自2024-9-6中国中医药报
胥琪玲 山东中医药大学康复学医院 毕鸿雁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包括抑郁、焦虑、失眠、疲劳等,现阶段卒中后情感障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卒中后抑郁,针对卒中后焦虑的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脑卒中后焦虑主要表现为恐惧、紧张、躁动不安、肌肉紧张等症状,伴或不伴自身神经功能亢进。
中医对焦虑、抑郁及失眠等情志病认识已久,其中医导引法更是具有“形神合一”的思想。《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躁狂越,皆属于火”,提示焦虑的病因病机与火密切相关,本文基于该条文探讨中医导引术在脑卒中后焦虑中的应用,以期为脑卒中后焦虑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的中医理论内涵
病机十九条,言火者十之八,言寒者十之二,须明辨精切。“诸躁狂越,皆属于火”属于“症状—病因”的句式结构,是对火证病机的高度概括。“燥”和“狂越”皆由“火”起。
燥,烦躁不宁也。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躁动烦热,扰乱而不宁,火之体也。热甚于外,则肢体躁扰,热甚于内,则神志躁动。”火邪内盛,扰于神明,则躁扰不宁;火邪外扰经脉四肢,则躁动不安,甚至言行乖异,失其常度。指出燥的表现有二,一是肢体躁扰不宁,二是神志烦躁不安。
狂,狂乱而不正定也。越,乖越礼法,而失常也。狂越,即精神错乱、神志失常的病症;狂越之属于火,多属火扰心神,或痰火蒙蔽清窍所致,临床常见的如阳明结热,或温邪内陷气分,扰动神明,可见狂越之症。火为阳邪,其性炎上,上扰神明。盖火主动,凡病之动者,皆属于火。盖火入于肺则烦,火入于肾则躁,烦为热之轻,躁为热之甚耳。如少阴之胜,心下热,呕逆躁烦;少阳之复,心热烦躁,便数憎风之类,是皆火盛之燥也。
躁、狂、越均属于火邪扰神,但三者在程度上有轻重之分,躁为狂之渐,越为狂之剧。
“皆属于火”与脑卒中后焦虑的相关性
中医学中并没有“焦虑”这一病名,但根据其表现,可将其归为情志病、心病范畴,与心悸、惊悸、脏躁、郁证、不寐等病症有关。主要病机为肝郁化火,心火亢盛,心神被扰。病位主在心、肝,可涉及五脏。中医学认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肝为将军之官,藏魂,主决断,二者共同调节人体思维情志活动。心肝的气机失调,升降失司,化火伤阴,导致神志无以藏,气血失和,如此则传化失常,易出现情绪压抑、烦躁等抑郁、焦虑症状。
朱丹溪在《局方发挥》中提出:“五脏各有火,五志激之,其火随起。”心火谓之君火,因心主神,位居于上,又纯阳而为一身之主,曰为君火。君火一动,相火随之,若心火亢盛,相火翕然随之,君相二火升而无节,扰乱心神。柯琴曰:“心者主火,而所以主之者神也,火盛则神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情志病与心神相关,为心所主宰。《灵枢•本神》载:“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气有余则为实火,气之不足则为虚火,心气虚便会产生悲伤、烦躁不安等情志病症,皆为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
《格致余论》记载:“大怒则火起于肝。”肝喜条达,主疏泄,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火失承制,相火妄动,而上扰心神。肝郁化火理论是情志致病病机转变的关键环节,也是焦虑症的常见证型,主要病理特点在于郁火内生。肝藏血、主疏泄,对于人体调节气机、调和气血、调畅情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若肝失疏泄,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可引起多种情志异常的疾病。因此古今医家多从肝论治各种情志病,清代医家魏之琇曾有“七情之病必由肝起”之说。《灵枢•本神》:“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肝气虚则伤其肾,因此情志表现为恐。
中医导引术干预脑卒中后焦虑的中医基础
中医导引术是在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精气神等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将形体运动、呼吸吐纳、精神调节相结合的一种传统运动方法。导引之术甚多,如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之类,可宣畅气血,展舒筋骸,有益无损。《黄帝内经》中曾总结出“痿、厥、寒、热”和“息积”可利用导引术进行自我调节康复,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也提到以“导引、吐纳、针灸、膏摩”治疗四肢“重滞”症,都可以说明中医导引术作为一种传统运动功法,在治疗疾病的应用方面由来已久。
有关中医导引术治疗情志病的记载,以《诸病源候论》中最为丰富完整。《诸病源候论》不载方药,专载养生导引法而独具特色,将导引术引入治疗疾病的领域。《诸病源候论》记述的“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独卧”“忽忽喜忘”“惊”“恐惧”“善怒”等即为现代的焦虑症状。如《诸病源候论•心病候》记载:“喜笑不休,是心气之实也……善忧悲是心气之虚也。”《诸病源候论•肝病候》记载:“肝气盛,为血有余,则病目赤,两胁下痛引小腹,善怒……善悲恐,如人将捕之,是肝气之虚也。”
中医导引术在脑卒中后焦虑中的应用
中医导引术对卒中后焦虑的治疗不仅在古书中有所记载,现代许多导引工作研究者还通过临床试验进行了探索验证,证实了中医导引术在脑卒中后焦虑等情志病中的重要作用。
五脏导引法一
《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肝脏导引法》:可正坐,以两手相重按臂上,徐徐缓綟身左右,各三五度。又可正坐,两手相又,翻覆向胸,三五度,此能去肝家积聚、风邪毒气。
动作要领:正坐,双手叠加按在一侧大腿上,然后上身徐徐向左扭转,再徐徐向右扭转,左右各十五次。又可正坐,两手十指交叉,用力向前推,掌心朝外;然后掌心翻向内,向胸前回收,然后再翻向外,用力向前推,反复做十五次。
五脏导引法二
《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心脏导引法》:可正坐,两手作拳,用力左右互筑各五六度。又可正坐,以一手向上拓空如拓重石。又以两手急相叉,以脚踏手中各五六度,然去心胸间风邪诸疾,闭气为之,毕,良久闭目,三咽液,三叩齿而止。
动作要领:正坐,双手握拳,捶打左右胸口三十次。又可正坐,一手如托举石头般上举。然后两手交叉抱左右脚,手心放足底涌泉,脚用力蹬,各做三十次。习练时闭气,以上动作结束后闭眼睛,咽唾液三次,叩牙齿三次。
精神意志活动分属于五脏。五脏与六腑相配合把人体表里的组织器官联系起来构成统一的整体。《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泄图》中肝脏导引法通过上身左右旋转疏通带脉,使全身气机得以升降,疏通肝经气机,疏肝解郁,理气宽中,清泻肝火,心神安定。配合心脏导引法,通过双侧手臂交替向上托举,外导内行,使肾水上升以制心火,脚踏手中,使心火下降,心肾相交,水火相济,调理心肾功能,还可泄心胸浊气,促进心胸气机流通。
八段锦
除五脏导引之外,中医导引八段锦中“摇头摆尾去心火”这一招式通过对腰骶部的导引动作,刺激脊柱和命门穴,增强肾阴,从而加强肾阴对各脏腑的滋养和濡润作用;刺激大椎穴,强化心火向下,温煦肾水气化上行,使水火相济、心肾相交,气机平衡,达到疏经泄热、滋阴补肾、祛除心火的作用。清热安神,心神清明,君火静则相火安。
八段锦除了这一式之外,其余招式也可用于脑卒中后焦虑,例如“双手托天理三焦”,通过四肢和躯干的伸展运动,调整三焦气机升降,恢复阴降阳升、阴平阳秘状态。《黄帝内经》中记载:“三焦经主一身之气。”百病从气生,三焦经的症状多与情志有关,肝胆郁结的“火气”也常常由三焦经泄出。八段锦的重点是通过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合一实现对情志病的调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